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 肥城网 > 健康生活 > 妈咪宝贝 正文

问:孩子孤僻怎么办

作者: 时间:2022-05-15

  孩子如何开发智力,自闭症宝宝治愈的概率大吗,宝宝体内铅超标的症状,儿童长不高吃什么补充营养,儿童智商低是什么原因,儿童贫血怎么办。

  一、幼儿百科:儿童健康成长

  0-6岁儿童智力筛查量表是怎样的

  现在的父母都提倡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刚出生甚至没出生就做各种的早期教育,之后的各种特长班艺术班更是轮番上阵,就怕自己的孩子没有别人的孩子聪明。其实孩子快乐的童年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孩子身心健康智力正常就好了。那么0-6岁儿童智力筛查量表是怎样的?

  0-6岁儿童智力筛查量表

  目前,多用丹佛婴儿智力发育量表,这是一种比较简单、快速、经济的方法。可以短时间内筛查出在生长发育或智力方面有问题的孩子,测试中主要包括孩子对社会适应、一些精细动作、语言和大运动等四方面,并且适应于0-6岁的孩子。如果筛查出有问题者,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测试。

  什么是智力残疾

  智力残疾是指在智力发育期间,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神经系统机构,功能障碍,智力显著低于一般同龄人水平,并伴有适应性为障碍。由于儿童早期大脑发育的可塑性,代偿性特点,部分评估为智力残疾的儿童在发育期间可能转归正常,因此在智力残疾评估时候必须注意发育期儿童的特殊性。

  如果在平常的生活中感觉自己孩子和同龄人的智力不一样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的去就医。去做儿童智力筛查量表,发现孩子哪方面有问题,医生会通过孩子的表现做出详细的康复计划,早发现早治疗。需要家庭和医生的共同努力,希望不会给孩子以后走入社会造成影响。

  二、幼儿百科:儿童健康标准

  儿童增高补钙食谱有哪些

  钙元素是促进宝宝长高的重要物质之一,很多妈妈都在担心宝宝的身高问题,老是担心宝宝会长不高。其实只要在生活中注意做好一些增高的工作,宝宝都是可以高的。儿童增高补钙食谱有哪些?

  1、虾皮碎菜蛋羹

  原料:虾皮5克、小白菜50克、鸡蛋1个、调味品等。

  制法:

  (1)用温水把虾皮洗净泡软,然后切得极碎;

  (2)小白菜洗净略烫一下,然后也切得极碎;

  (3)将虾皮、菜末与打散的鸡蛋相混匀,少加水;

  (4)加少许调味品,上锅蒸,或以微波加热3—5分钟。

  营养功效:虾皮含有丰富的钙和磷,是很好的食品,应该让宝宝从小接受。小白菜经汆烫后可以去除部分草酸和植酸,将更有利于钙质的吸收,鸡蛋的好处自不必说。这样一份蛋羹,至少能满足6个月大的宝宝全天蛋白质需要量的30%,钙质需要量的10%,为宝宝的骨骼发育添砖加瓦。

  2、汆肝肉小丸子

  原料:鸡肝、鸡肉各20克、南瓜50克、半个蛋清、葱末、姜末等。

  制法:

  (1)鸡肉去筋膜与鸡肝一道切成茸;

  (2)加葱末、姜末、半个蛋清后向一个方向搅拌;

  (3)南瓜切碎,下油锅略炒,添水烧开后,下入肉丸,浮起即熟。

  营养功效:富含多种维生素、脂肪和蛋白质的小丸子,会让宝宝长得更茁壮。尽管是动物性原料,但是非常软嫩好消化,一般10个月以上的宝宝都可以顺利地接受它。

  3、黄芪猪肝汤

  原料:黄芪30克,五味子3克,新鲜猪肝50克,新鲜猪腿骨500克。

  制法:

  (1)先将猪肝用清水洗净,切成片;

  (2)猪腿骨用清水洗净、打碎,与黄芪、五味子一起放进沙锅内,加适量清水,先用旺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煮1小时,再滤去骨渣和药渣;

  (3)将猪肝片放进已煮好的猪骨汤内煮熟,加进味料调味,待温时吃猪肝喝汤。

  营养功效:每100克猪肝中含有蛋白质21克、钙11毫克、磷270毫克,以及多种维生素。猪腿骨也含有钙、磷、镁、铁、钾等多种无机元素,配以黄芪、五味子,有利于蛋白质、钙、磷等成分的吸收,对小儿长骨的发育甚为有利。

  4、鸡肝蛋皮粥

  原料:新鲜鸡肝50克,新鲜鸡蛋一个,大米100克。

  制法:

  (1)先用清水洗净大米,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清水煮粥,至大米开花时为度;

  (2)然后将鸡肝洗净、剁泥,用香油适量炒热,备用;

  (3)鸡蛋去壳打匀,放锅内加少许香油制成蛋皮,切碎。与热鸡肝一起放进粥内,煮至粥稠,待温,加味料调味食用。每天2—3次。

  营养功效:每100克鸡肝中含蛋白质18克、钙21毫克、磷260毫克及丰富的维生素A。鸡蛋则含有婴幼儿成长需要的卵蛋白和卵球蛋白,以及丰富的钙、磷等无机盐。

  儿童增高食谱介绍到这里,妈妈们可以每天给宝宝制定不一样的食谱,增强宝宝的食欲,从而起到补钙的效果。

  三、幼儿百科:儿童健康知识

  宝宝消化不良大便

  宝宝消化不良时,大便能明显的看出异样。什么样的大便说明宝宝消化不良呢?

  1、宝宝的便便泡沫很多,并且有灰白色的像肥皂块一样的东西,便便像奶油状。这时候就说明宝宝是脂肪消化不良,以后就要少给宝宝吃一些油脂类的食物。

  2、宝宝的便便变成绿色,并且是稀水状的。宝宝排便次数也增多,但是宝宝的精神状况还比较好。这时候说明宝宝是饥饿性的腹泻,只需要增加奶量就行了。如果宝宝精神状况不好、而且还有发烧、呕吐的症状,那就有可能是病毒性肠炎了,要及时带宝宝就医。

  3、宝宝的便便如果已经不成形,并且有很明显的臭味,那就可能是蛋白质摄入过多导致的消化不良,这时候就要减少奶量了。

  4、宝宝的便便如果有很多泡沫,还有腐败性的酸味的话,那可能就是糖类或者淀粉类的摄入导致的消化不良。在之后宝宝的饮食中,要注意适当减少糖类和淀粉类的摄入。

  宝宝消化不良的症状

  宝宝消化不良除了会通过大便表现出异常外,还会有其他的异常表现。

  1、口臭

  宝宝吃的母乳在胃里出现积食,就会引发口臭,特别是在早晨,口臭、口酸都是因为乳食停滞。如果发现宝宝在早晨有口臭的症状,那可能就是宝宝消化不良了。

  2、食欲减退

  宝宝出现食欲减退或者腹胀的情况,有时甚至不用听诊器就能听到宝宝肚子发出的“咕噜”叫声,那就要考虑宝宝可能是消化不良了。

  3、溢奶

  宝宝溢奶是很常见的情况,但是如果宝宝吐奶的时候伴随腹痛。年龄小的宝宝由于不会表达腹痛可能就会表现为哭闹,这时候就要考虑宝宝可能是消化不良,如果情况严重要及时就医。如果宝宝吐出来的奶有酸味,但是精神状况良好,没有其他不适的话,就不用太过担心。

  4、腹泻

  宝宝出现明显的腹泻症状,一天排便五至十次,并且粪便中有奶块、食物残渣等或者有水分,伴有酸臭,这就可能是宝宝消化不良了。

  5、夜卧不宁

  如果宝宝晚上睡的不安宁,啼哭、燥热,甚至有低烧症状,就有可能是因为积食产生的内热。

  宝宝消化不良的原因

  由于宝宝的消化功能还比较弱,所以消化不良是常事。有哪些原因会造成宝宝消化不良,你知道吗?

  1、正常生理发展原因

  由于宝宝的消化器官发育的还不完善,分解食物的消化液、酶等都分泌的不够充足,肠胃黏膜比较嫩,因此较容易发生消化不良的情况。

  2、喂食不当

  很多父母喂养宝宝不太注意,什么都给孩子吃。由于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的还不完善,所以很容易损伤宝宝的肠胃,导致宝宝出现吐奶、大便有酸臭味、消化不良等症状。

  3、其他原因

  一些客观因素,如天气转凉、宝宝抵抗力较低、肠胃炎症、滥用抗生素等也会引起消化不良的症状。

  婴儿消化不良吃什么

  宝宝如果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就要及时注意给宝宝调整饮食,可以吃一些能辅助消化的食物。

  1、大麦及大麦芽

  大麦中含有尿囊素,它能促进胃肠道溃疡的愈合,所以给宝宝喝一点大麦茶煮的水可以治疗消化不良。

  2、酸奶

  给宝宝喝一点酸奶可以防止宝宝便秘,因为酸奶有较轻的腹泻作用。稍微给宝宝喝一点可以补充宝宝所需营养。

  3、苹果

  苹果中的纤维素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有通便的作用,而且富含多种营养,很适合宝宝吃。

  4、西红柿

  西红柿中独特的的番茄素能够利尿、帮助消化脂肪,还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番茄素能够治疗口角炎。所以给宝宝吃一些西红柿能够帮助消化。

  5、白菜

  白菜由于自身含有大量粗纤维,所以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各位妈妈们可以把白菜煮烂,然后给宝宝吃一点,能够防止大便干。

  宝宝消化不良的预防方法

  宝宝消化不良虽然常见,但是各位父母细心一点是可以做好预防工作,防止宝宝消化不良的。那宝宝消化不良如何预防?

  1、喂养宝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合理的安排饮食,一次不能让宝宝吃太多,在两次喂奶之间要给宝宝喝点白开水。

  2、保持好宝宝的食欲,很多宝妈的奶水可能不太够,这时候就可以给宝宝喝一点米汤或者鸡蛋糕等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

  3、要注意宝宝的饮食卫生。当宝宝断奶以后或者开始加辅食之后,给宝宝吃的食物要注意卫生,剩饭菜就不要给宝宝吃了。

  4、注意保暖。尤其是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定要给宝宝盖好肚子,防止肚子受凉引起胃肠道的不适。

  5、注意排便情况。要密切关注宝宝的排便情况,保持消化道的通常,让宝宝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

  五、推荐阅读

  幼儿小故事推荐:绘本小故事大全,幼儿日常百科,宝宝爱听的小故事,幼儿寓言故事,晚安小故事,抗战小故事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12-2025 肥城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3001042号-1鲁公网安备 37098302001085号
Top
81620538
81620538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