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 肥城网 > 故事百科 > 儿童故事 正文

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推出大型文庫規模空前

作者: 时间:2022-05-19

原標題: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推出大型文庫規模空前

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重點項目,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以下簡稱“大系出版工程”)首批成果25日在京面世,該工程編纂出版的《大系》大型文庫是有史以來記錄民間文學數量最多、內容最豐富、種類最齊全、形式最多樣、最具活態性的文庫。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編纂出版工作委員會主任潘魯生介紹,首批成果為“大系出版工程”的12個示范卷,涉及神話、史詩、民間傳說、民間故事、民間歌謠、民間長詩、民間說唱、民間小戲、諺語、謎語、俗語和民間文學理論12個門類,來自遼寧、河南、河北、黑龍江、湖南、吉林、江蘇、雲南和四川省9個省份,12個卷本共計1200萬字,300余幅圖片及音視頻資料,凝聚了近400位專家、學者和工作人員的心血。所收作品按照科學性、廣泛性、地域性、代表性的原則編選,在田野普查、文字記錄、圖片拍攝和音頻視頻等信息採集以及查閱大量歷史資料的基礎上,立足區域特色,彰顯民族民間文化多樣性,表現當代民間日常生活,多維度、多向度、全方位、全景觀地展現民間文學的歷史風貌與新時代人文精神。

示范卷的編纂工作在內容、形式、類型等方面力求反映出民族風格和文化底蘊,如“神話·雲南卷(一)”選編了23個世居民族、“直過”民族及其他聚居區少數民族神話作品近300篇,具有各民族自然史、社會文化史和思想史的“百科全書”性質和教化與審美等多種功能與價值,這些作品構筑出一個多姿多彩的“尚未崩潰的神話王國”﹔“傳說·吉林卷(一)”從300萬字的資料本中篩選出180余篇作品,每篇傳說均取自原始採集資料,在文本規范上進行重新梳理並增加注釋,盡可能地還原吉林地方文化特色和民間韻味,其人參傳說、漁獵傳說、淘金傳說和木幫傳說等都是吉林省的特色文化和本土資源優勢﹔“長詩·雲南卷(一)”選編阿昌族、白族、布朗族、布依族等23個民族近300篇神話作品,所收錄的民間長詩,大多採集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作品演唱者多為不懂或不通漢語的少數民族歌手和民間藝人,編者首次將《宛納帕麗》《南波冠》《葫蘆信》校正為傣族“三大愛情悲劇”,是本卷編纂成果中最突出的學術貢獻。

此外,“大系”文庫既有精致的傳統紙媒產品,又有在書中以二維碼形式鏈接相關民間文學音視頻,拓展了紙質書的內容維度,從而演示活態傳承樣本。如“史詩·黑龍江卷·伊瑪堪分卷”中,讀者可以通過視頻欣賞赫哲語說唱,了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赫哲族古代部落時期的征戰、遷徙、社會、生活等英雄史詩的歷史功績﹔“說唱·遼寧卷(一)”編委會本著對民族歷史及地域文化傳承負責的求真務實精神,深入基層走訪老藝人,千辛萬苦尋找民間藝人的口述文本和音頻、視頻資料作為入選作品的參照,風味獨特的傳統說唱﹔“小戲·湖南卷·影戲分卷”多選材於民間影戲手抄本,梳理了歷史與發展、劇本形態與劇目題材、影偶及雕制工藝、戲班、戲台、表演、演出習俗等小戲要素,收錄了“儀式性”“非儀式性”劇本及“混合本”135個,並歸納和羅列了湖南影戲分布、“鐵詞”、傳承人傳抄劇目劇本、代表性傳承人小傳、影人圖例、研究成果目錄索引等較為全面的文本信息,建立了視頻資料庫,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和還原各區縣小戲的地方韻味,並通過地域腔調延續歷史文脈。

發布會上還舉行了大系出版工程首批示范卷成果圖書捐贈儀式,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單位代表接受了捐贈。 (記者 應妮)

(責編:左瑞、鄧楠)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12-2025 肥城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3001042号-1鲁公网安备 37098302001085号
Top
81620538
81620538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