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为什么住在昆仑山?跟现实中的昆仑山是一回事吗?
文章转载自: 国家人文历史
ID:gjrwls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春节档许多电影撤档,其中包括动画电影《姜子牙》,该片故事背景发生在商末周初,昆仑山玉虚宫掌教元始天尊座下弟子姜子牙,率领众神战胜狐妖、推翻商王朝。
“封神”故事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故事中的昆仑山是神仙居所,有奇山异木、神泉仙水于其中。
现实中的昆仑山,只有高山白雪,别说神仙,连仙人的飘飘衣袂也未曾见到……
现代人当然知道昆仑山只是一座耸立于帕米尔高原东部、新疆、西藏、青海的大山。但是,为何偏偏是这座“亚洲中部大山系”进化成了道教传说中的“龙脉之祖”“万祖之山”?
动画电影《姜子牙》海报
因为中国神话里的昆仑山跟现实中的昆仑山是两个概念。
“昆仑”首先要从《山海经》中的描写说起,据统计,《山海经》中“昆仑”出现了17处,称谓包括“昆仑”“昆仑(之)丘”“昆仑(之)虚”“昆仑山”四种,总体看来与山有关。
经我国“古史辩第一人”顾颉刚先生研究,昆仑在《山海经》中是一个有特殊地位的神话中心,很多古代的神话,如夸父逐日、共工触不周山及振滔洪水、禹杀相柳及布土、黄帝食玉投玉、稷与叔均作耕、魃除蚩尤、鼓与钦杀葆江、烛龙烛九阴、建木与若木、恒山与有穷鬼、西王母与三青鸟等故事,都来源于昆仑。
鉴于古书中的描述太过晦涩,顾先生用白话文总结了一番,
在中国的西面,有一座极高极大的神山,叫做昆仑,这是上帝在地面上的都城,远远望去有耀眼的光焰。走到跟前,有四条至六条大川潆洄盘绕、浩瀚奔腾,向四方流去。山上有好多位上帝和神,其中最尊贵的是黄帝,他住在昆仑的最高层。
这个城叫做增城,城里有倾宫、旋室等最精美的建筑,城墙上开着很多门,城外又浚了很多井。每一个城门都有人面九头的开明兽守着,还有猛鸷的鸟兽虫豸,因此能上去的人是不多的,指得出来的只有羿和群巫。
山上万物尽有,尤其多的是玉,处处的树上结着,许多器物都是用玉制的。又有许多奇怪的动植物:动物像三个头的琅玕树神,六个头的蛟,九个头的开明;植物像四丈高的木禾,吃了不溺死的沙棠,以及结珠玉、结绛碧、结不死果的树木。
不死,是昆仑山最大的要求,他们采集神奇的草木,有了疏圃的池水和四大川的神泉,制成不死的药剂。凡是有不当死而死的人,就令群巫用药把他救活。
这真是一个雄伟的、美丽的、生活上最能满足的所在,哪能不使人心向往之!
《山海经》把神域描述的巍峨雄壮、美轮美奂,怪不得汉武大帝为了成仙甘当“大猪蹄子”,竟放言“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
昆仑除了承载古人对仙界的一切想象之外,在人们对原始宇宙地理的认知方面也有重要地位。
在汉代盛行的各种谶纬之书中,昆仑都被称为“地中”,即宇宙可分三界,昆仑山是树立在人间沟通天界的天柱,有缘人可以顺着昆仑山登天成仙。
《河图括地象》四次提及“昆仑为地中”,《春秋命历序》中有:“昆仑为天之中柱”。
西汉早期的马王堆汉墓和长沙砂子塘汉墓中出土的木棺漆画中,都有耸入云霄的高山,有专家认为此山即昆仑山,是大地中央耸立的高柱,与天帝所居北辰相对应。
“昆仑仙境”示意图
受《山海经》影响,战国以后,凡是记载神怪志异的书籍,如《海内十洲记》《搜神记》等都会有昆仑山的一席之地。随着道教及其理论的发展,昆仑山的神仙体系越来越具体。
道教是东汉末年,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思想为理论依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而成,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
道教神仙体系中,昆仑山居住着执掌不死之药、管人间生死之权的尊神西王母。相传昆仑山有三角,即阆风巅、玄圃堂、昆仑宫,而昆仑宫“其一角有积金为天墉城,面方千里。
城上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所。其北户山承渊山,又有墉城金台玉楼;相鲜如流,精之阙光,碧之堂,琼华之室,紫翠丹房,景云烛日,朱霞九光,西王母之所治也。”
永乐宫壁画中的西王母
受道教思想影响,西王母崇拜在汉代已具有浓厚的社会氛围,汉哀帝时,其国民度是今日最顶尖的“流量”也无可匹敌的。
随便看看: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