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 肥城网 > 故事百科 > 儿童故事 正文

从民间传说到舞台艺术

作者: 时间:2022-05-19

  古往今来,根据民间传说而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乏其数,舞剧《花界人间》和魔幻杂技剧《百鸟衣》就是其中的舞台艺术精品。

舞剧《花界人间》剧照

魔幻杂技剧《百鸟衣》剧照

  初夏的北京,美丽而绚烂。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策划,广西演艺集团创作排演的民族舞剧《花界人间》走进国家大剧院,为北京的街头平添了一份诗意与浪漫,更为广西戏剧的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民族文化情怀和时代风貌的展示

  华灯初上,大幕开启。《花界人间》动情讲述“一花一世界” ,故事取材于流传于壮乡大地的“花神信仰”民间传说:每位壮乡儿女都是姆六甲花园里的一朵花,花魂在姆六甲的点化下,幻变到人间,善良的人们在姆六甲点化下再度成为花魂,回归花界等待降临人间。剧目将壮族人民的现实生活与神话传说相结合,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手法演绎了壮族独特的民族风情、内在生命力以及积极昂扬的人生观。

  《花界人间》在彰显广西独特的风情之美、人情之美、人性之美的同时,也向观众展示了广西绚丽的民族文化情怀和时代风貌。

  该剧总导演、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编导佟睿睿说:“此次亮相的《花界人间》,更加丰富了剧情的表现力,突出了主角最后战胜自己的力量,加强了各民族相互友爱的段落,把广西各民族和睦相处的传统很好地体现在作品当中。”

  “打谷”“打砻”“祭祀”“献药”四个场景,舞台上呈现的“禾把舞”“打砻舞”……《花界人间》场面盛大热烈,以原生态的活力感染着观众。美国华侨林媛称赞:“看到《花界人间》这个名字,我就想到是人跟花及仙境的沟通,这部舞剧让我感受到了广西的美。”

  《花界人间》创编的一大亮点,就是将传说中简单的天界、人间二重叙事改编为天地人三界的立体叙事。

  该剧编剧是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他在原有传说体系中加入了代表地界鬼魅的幽灵蜘蛛这一形象,将人与妖、善与恶的冲突设定为舞剧的中心矛盾,使这一故事具有了更加深刻的人本主义情怀。

  据佟睿睿介绍,剧组曾八次深入广西各地采风。她说:“一些路没有火车,只能走公路,公路还要盘山。尤其到了乐业县,海拔较高。在那看到世界最大的天坑群,我下到那个天坑底下。大概也是因为如此,才有了根据天坑蜘蛛的传说而创作的‘幽灵蜘蛛’这一角色。”

  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花界人间》的舞蹈表演形式多样。在舞剧中,肢体动作就是语言。如同作家笔下的文字,舞蹈演员要用肢体语言去传情达意,塑造人物,将一个个人物呈现在舞台上。

  剧中达棉的饰演者李祎然,塑造了一个鲜活典型的壮族姑娘形象。评论人士赞赏道,她不仅以高水平的舞蹈技巧展现了主人公的形体状态,更是以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传达出角色的精神状态。

  李祎然告诉记者:“在表演时,我将所有的舞蹈动作都作为一种生命状态的体现,展现本真生命的力量。有人说这是舞蹈技巧,要说技巧,是千姿百态的壮族儿女和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给予的。这两年来,我用心用情了解他们,用真诚的感情去体验生活,用艺术的灵感去捕捉人间之美,力求有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民间传说的继承与创新

  大型魔幻杂技剧《百鸟衣》,也是民间故事的精彩呈现。

  “百鸟衣”的传说流传于广西横县一带,入选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讲述在一个远古羽人部落,幻化为壮家姑娘的太阳鸟依俚为壮族青年古卡召来百鸟编织百鸟衣,助他完成旷世奇作——花山岩画,让壮家宏愿成功闪耀于花山之巅,而最终自己魂归太阳 。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广西著名作家、诗人韦其麟就根据这个民间传说创作出叙事长诗《百鸟衣》,在中国文坛引起轰动,并被翻译成英、俄等外文,蜚声海外。韦其麟在诗中描写了一对壮族青年为了追求爱情和幸福而向邪恶势力斗争并取得胜利 。青年古卡和美丽的姑娘依俚相爱着,可是蛮横的土司抢走了依俚。古卡爬过九十九座山,射了一百只雉鸡,用雉鸡羽毛做了一件神奇的百鸟衣,杀死了土司,救出了依俚,终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尔后,根据这个传说,涌现了一批美术作品、影视作品和戏剧作品。

  这就为以此传说题材而创作新的剧目增添了难度。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12-2025 肥城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3001042号-1鲁公网安备 37098302001085号
Top
81620538
81620538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