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故事中国神话传说哪些
中国神话故事推荐8岁读,中国的神话还有哪几个,中国的神话小故事五个好词,晚安故事中国神话传说在线,中国神话传说睡前故事400字。
一、幼儿神话小故事:中国神话故事
夏桀的宫中有个叫关龙逢的贤臣,见夏桀荒一婬一无道,常常直言谏诤。一天他对夏桀说:“大王如不停造酒池,将来夏王朝的宗庙,恐怕要被池子里的酒淹没的!”夏桀一听,这等于骂自己是祖宗的逆子,便把关龙逢杀死了。还有个名叫伊尹的小臣,当夏桀在瑶台跟美一女狎客们通宵达旦寻一欢作乐的时候,他也举起酒杯劝谏说:“君王长此下去,恐怕国家早晚要灭亡的。”夏桀听了冷笑两声,拍着桌子喝道:“一胡一说!我有天下,就像天上有太一陽一,除非太一陽一灭亡,我才会灭亡。谁见过太一陽一会灭亡?”
夏桀妄自尊大,常常把自己比作永远不落的太一陽一。可是人民怨恨他,已经忍无可忍,常常指着太一陽一诅咒道:“你这可恶的太一陽一,什么时候才能死去?你若早点死去,我甘愿跟你一同灭亡!”
伊尹原是汤王的小臣,因为不被重用,跑来给夏桀做了御膳官。现在他眼见昏王执迷不悟,后悔当初不该离开汤王投奔桀王。于是他连夜悄悄离开了夏桀的都城,又回到汤王那里去了。
夏桀有个臣子叫费昌,一天来到黄河边上,忽见天空出现两个太一陽一,东边的一个光芒灿烂,正在升起,西边的一个黯淡无光,正在沉落。费昌心中诧异,刚好河伯来了。费昌就问他:“这两个太一陽一,哪一个是殷?哪一个是夏?”河伯说:“东边的是殷,西边的是夏。”费昌见夏王朝大势已去,便带上一家老小,投奔殷汤王去了。
《书·汤誓》云:“时日曷丧,予及女(汝)偕亡。”意思是说:你这可恶的太一陽一,为什么不早点死去,我甘愿跟你一同灭亡!《博物志·异闻》:“夏桀之时,费昌之河上,见二日,在东者烂烂将起,在西者沉沉将灭。”夏桀妄自尊大,常把夏王朝的一江一山比做天上的太一陽一,自己也以太一陽一自居,人民便指着太一陽一诅咒他,希望他快灭亡。
二、幼儿神话小故事:经典神话故事
书生柳毅家住湘一江一岸边。他到京城长安去考试,没考中,要返回家乡。
他有个同乡客居径一陽一,临行前要去和老乡告别。他骑在马上走了六七里路,路旁田间忽然飞起一群鸟。坐下马吃了一惊,离开道路狂奔起来,一口气又跑了五六里路才停下来。
柳毅坐在马上,颠簸得够呛。马一停,他就下来牵着马,溜溜腿。刚走了几步,见前面有一个女郎,赶着一群羊在放牧。这女郎长得十分漂亮。柳毅心中感到奇怪:这样一个美丽的女郎,怎么孤孤单单的一个人在这放羊呢!
再细看,那女郎双眉紧蹙,一脸愁容,衣服也穿得破破旧旧。她站在那里不时向远处张望,好象在等待什么人似的。
柳毅走上前去问道:“你是哪里人氏?为什么一个人在这荒野里?有什么难处?”女郎脸上现出极其痛苦的样子,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一抽一抽一咽咽地哭了一阵子,才说:“我的命不好。本来不好意思对你说这些,可我的苦太深了。不怕你见笑,只好对你说了。说一说,我心里也痛快些。”她擦了擦泪诉说道:“我是洞庭龙君的小女儿,父母作主把我嫁给泾川的二儿子。
我本来不乐意,父母一之命不好违背。泾川的二儿子是个一浪一荡公子,成天不干正事。我劝过他几次,他就忌恨我。再加他身边那些女人为了讨好他,说了我许多坏话,他就天天折磨我。我受不了他的折磨,向公公婆婆诉说情由。
谁知公婆偏袒儿子,反而把我赶到这里来。我满肚子苦向谁诉!”说着说着,她又泣不成声了。
柳毅想安慰她几句,一时又找不出合适的后来。女郎镇静了一会儿,又继续说:“这里离洞庭有几千里路,我站在高处朝着洞庭的方向望去,长天茫茫,什么也望不到。想托人捎个信去,又找谁捎呢?我在这里受这般苦楚,家里人怎么能知道!听说先生要回家乡去,路过洞庭。我想请先生带一封信去,不知先生肯不肯帮忙?”
柳毅听了文郎的话,心中很是不平,他义愤填膺他说:“我这人就是看不得不平的事!我要是腋下能生出双翅,就立刻给你送信去!只是洞庭一片大水,我这凡人只能在陆地上行走,怎么能把信送进去呢?我担心的是道路不通,信送不到误了你的事,”
女郎见柳毅这般义气,感激得泪流满面,说道:“你肯帮我的忙,我很感激。如能把信捎到,我就算一死也要报答你。我怕你不肯答应我的请求,所以没先告诉你去的方法。现在你答应替一我带信了,我就告诉你。其实,去洞庭龙宫也和进京城没有什么大的差异。”柳毅说:“既然这样,你就告诉我,我帮你跑一趟。”
女郎又给柳毅行了个礼,说道:“洞庭湖的南岸有一棵大橘树,当地人们称它为社橘。你在那橘树干下,把头上的皮革束带解下来,换上我给你的这条丝带,然后在树干上叩击三下,就会有人出来接你。你跟随他往里走,大水大一浪一都挡不住你。除了捎信外,还希望你把我在这里受罪的情形和我父母说说。”柳毅说:“你只管放心,这事全包在我身上啦!”
女郎把藏在小袄里的信取出,一交一给柳毅,然后侧转身,望着洞庭的方向,泪珠儿不断。柳毅看到她那愁苦的样子,也被感动得落下泪来。他接过书信,小心地放在书囊之中,又向她问道:“你放牧这些羊做什么用?神界也杀羊吃吗?”女郎说:“这哪里是羊?他们的样子象羊,其实都是些雨工。”柳毅不解地问道:“什么是雨工?”女郎说:“也不过是作打雷洒雨之类的工作罢了。”柳毅又细看了看,这群羊都很矫健,走起路来步子迈得很大。两只眼睛发出奇异的光,喝水吃食也和羊很不一样。再看那身一体的大小,一毛一角的式样,和羊就没有什么区别了。柳毅和女郎告别时说:“我给你当送信的使者,以后要是再到洞庭,你可不要说不认识我而躲开哟。”女郎说:“哪能呢!岂止不躲开,我还要把您当亲人看待呢。”
柳毅辞别了女郎,向着东方走去,走了几十步,回头再看女郎,女郎连她牧放的羊群,全都不见了。
这天晚间,柳毅来到同乡家里住了一宿,第二天和同乡告别后,就踏上了归途。他一路夜住晓行,走了一个多月才到家。到家之后,其它事情都没干,先去了洞庭湖。
洞庭湖的南岸果然有一棵大橘树,树干很粗,树荫能遮盖一亩多地。每逢春社秋社祭神的日子,在这棵大橘树下举行祭礼,人们称这棵橘树为社橘。
柳毅走到大树跟前,按照龙女教的办法,换去头上的皮革带,束上龙女给他的丝带,在树上叩击了三下,一会儿从洞庭的波一浪一之中走出一个武夫模样的人。这人走到柳毅跟前,很有礼貌地问道:“贵客从哪里来?”柳毅没把送信的事告诉他,只说要拜见大王。武夫就分开水,在前面引路,领着柳毅往前走。他对柳毅说:“请闭上眼睛,一会儿就到了:”柳毅刚闭上眼,就听到两耳中的风呼一呼作响。霎时之间,柳毅睁眼一看,已到了龙宫前面。宫门很高,两边的台阁都是对称的,房屋千门万户,都极为富丽。路旁奇花异草,无所不有。
那人把柳毅领到一所大房子里,说:“请先在这里等一等。”柳毅见这房间很宽敞,就问道:“这是什么地方?”回答说:“这是灵虚殿。”柳毅细看,人间最珍贵的主贝,这里都有;人间没有的宝贝,这里也有。殿内的柱子是青玉白玉雕成的。一床一几等是珊瑚树做的,门楣是用水晶雕刻的,栋梁是琥珀装饰的,一切陈设,好得都没法用语言形容。
柳毅在灵虚殿等了好久,也没见龙王来。就问道:“洞庭君怎么还不来?他在哪里?”那人说:“您来前不久,我们龙王刚到玄珠阁与太一陽一道士讲《火经》去了。”他怕柳毅等得着急,又说:“再稍等一会儿,也就快要回来了。”
柳毅问:“什么叫《火经》?”那人说:“我们洞庭君是龙,龙以水为神,只要洒一滴水就能淹没了山谷。太一陽一道士是人,人以火为圣,烛光大的一点火,点燃起来,可把阿房宫化为灰烬。我们龙王一精一于神理,太一陽一道士一精一于人理,他们到一起去探讨神圣的奥秘去了。”
正说话间,宫门忽然大开,一个身披紫衣、手执青玉的人走了进来。那人赶紧站起来说:“这就是我们君主。”说着,走向前去报告。洞庭君看了看柳毅,问道:“来的莫非是人间的人吗?”柳毅上前行了礼,答应说:“是。”
洞庭君还了礼,客气他说:“水府幽深,外界的事我知道得少,先生远道而来,不知有什么事?”柳毅说:“我是大王的同乡,生长在楚地,到秦地去游学,回家时从泾水岸边走,看到大王的女儿在那荒野之处牧羊,风吹雨打,挨饿受饥,其苦难言。我柳毅看了很不忍心,问起来,才知道她受丈夫的无故摧一残,公婆又不讲理,罚她到那里去受罪。她让我给你带来一封信,我就是为送信才来的。”说完,取出书信呈上。
洞庭君看罢书信,用衣袖掩面哭泣,说道:“这是我的过错,我当初没听人们的劝告,竟把女儿送到虎口里去受苦。感谢先生给我带信来。”说着,把信一交一给站在身旁的人传进后宫去。不多一会儿,就听到里面传出许多妇人的哭泣之一声。哭声越来越大。洞庭君吃惊地对旁边的人说:“赶快进去和一娘一娘一说,不要让她们哭出声来,免得让钱塘知道。”柳毅不明白,问道:“钱塘是谁?”洞庭君说:“是我弟弟,从前曾任钱塘地方长官,现在已经辞官归隐啦。”柳毅仍不解:“干吗怕他知道?”洞庭君说:“先生不知道,我那弟弟为人正直,一性一情暴躁。从前帝尧在位的时候,有九年的洪水灾害,就是他一怒造成的。最近和天将闹别扭,他一气之下,把五山崩毁,连通路全都堵塞了。我怕他知道了,一发脾气去闹事,要连带那一方百姓跟着吃苦头。”
话还没说完,就听到天摧地裂一般的一声巨响,宫殿墙壁都震得直摇晃。
接着就见有一条赤龙,长有千尺开外,两只眼睛亮如闪电,一只舌头血一般红,全身赤鳞如火,脖颈上还拖了一条金锁链,平地腾空而起。就在这赤龙腾跃之时,千雷万霆,缠绕在它身旁,霰雪冰雹,纷纷直落。那声巨响震得柳毅耳中嗡嗡了半天,听不清事。柳毅吓得直往后退,洞庭君亲自搀扶住他,说道:“先生不要害怕,这是钱塘知道了这件事,不停时刻地去了。”柳毅说:“我还是回去吧。他去的时候这般声势,回来的时候,还不得把我吓死!”
洞庭君说:“不妨事。他去的时候,是一怒而去,所以这样。回来的时候就不这样了。您且请坐。”说着命人摆酒。
洞庭君陪着柳毅吃酒,殿下乐队奏乐,声音和谐,有如祥风庆云。仙女列队,翩跃起舞。走上一个美丽的女郎来给柳毅敬酒。柳毅仔细一看,不是别人,正是托他寄信的那位女郎。她脸上虽挂着微笑,但眉宇间仍然流露出悲伤的样子。她的服式非常华美,红霞般的烟云飘在她的左右,紫气般的光圈罩在她的头上。敬过酒之后,就轻移莲步,进入宫中。不多时,洞庭君对柳毅说:“泾水的囚人来了。”边说着,边起身。他请柳毅且坐,自己暂到宫中去处理一下。
过了一会儿,洞庭君又出来,仍陪着柳毅吃酒。接着一个身披紫衣、手执青玉、个儿很高、一精一神饱满的人走了出来。洞庭君指着这人对柳毅介绍说:
“这就是我弟弟钱塘。”柳毅起身,向钱塘行礼。钱塘也赶紧还礼。
钱塘陪着柳毅喝了几杯酒,说道:“我侄女不幸,受到泾一陽一那坏小子的欺辱。幸亏先生见义勇为,救了她,不然的话,非被那坏东西折磨死不可。
先生的大德,我很为感激!”柳毅起身谦让了一番。钱塘又向哥哥洞庭君讲诉去处理事情的经过:“今天辰时我从灵虚殿出发,已时到了径一陽一,午时与他们展开了激战,未时回到这里。我还到九天告知上帝,得到上帝的允准。”
洞庭君问道:“这次杀了多少?”钱塘回答:“六十万。”问:“伤害庄稼吗?”答:“八百里。问:“那个坏小子怎么处置的?”答:“已把他吞一食掉了。”洞庭君皱了皱眉头说:“那坏东西实在可恶,该惩治他。可你办事也太急躁了些。以后可不要这样。”钱塘答应说:“是。”
这天就把柳毅安置在凝光殿里休息。第二天又在凝碧宫设宴招待柳毅。
洞庭君拿出碧玉箱来相谢,钱塘君拿出琥珀箱来相谢。这些雕刻得一精一致的箱内装有人间罕有的宝物。柳毅辞谢了一番,最后只好接受下来。第三天又在清光阁设宴招待柳毅。这次钱塘吃酒有些过量,他的一性一格又直爽,就对柳毅说:“我那位嫁给泾一陽一次子的侄女,是洞庭君的一爱一女,相貌美丽,一性一情贤淑,谁都说她好。不幸受到那坏小子的欺辱。得到你的帮助,现在也算解决了。
我想把侄女嫁给先生,我们两家结为亲戚,不知先生意下若何?”
柳毅拱拱手说:“你为人直爽,办事刚决明快,我很佩服。但婚姻之事,不好勉强。我是为救令侄女解脱苦难而来的。我要是这会儿娶了你侄女。人们也许会认为我是为娶其女而害其夫,名声也不好听。因此,不敢从命。”
钱塘见柳毅说得有理,又是个很重义气的人,也就不再勉强。这天晚上,钱塘又单独设宴招待柳毅,他们相互之间谈得十分投机,两人成了知心朋友。
又过了一天,柳毅要辞别回去,洞庭夫人又特别在潜景殿设宴招待柳毅,让女儿出来向救命恩人致谢。夫人说:“你救了我女儿,大恩没报。本想请你多住些日子,你又急着要回去。这次分别,不知日后还能见面吗?”女儿坐在旁边也是恋恋不舍的样子。夫人这话说得颇带感情,这勾起了柳毅的心思。前天,钱塘议婚时,柳毅虽然推辞掉了,但他对龙女是有好感的。再看看龙女,龙女似乎对自己也有些感情。此时,柳毅心中不知是有些悔,还是有些恨。他的思想有些乱。宴罢分手时,龙女对柳毅有些眷恋之意,但很含蓄。宫中的侍女也都有凄然之色。夫人也赠送柳毅许多奇异的珍宝,有好多连名称都叫不上来。
柳毅告辞了龙宫,沿原路来到岸边,有十多人挑着担子送他。挑担的人们把担子送到柳毅家,放下担子就往回走,出了柳毅的家门,即不见了。柳毅从洞庭君送他的碧玉箱中,随便拿出一件物品到广陵宝店中去,宝店里就给他金银好几万。从此,柳毅家中富起来,来为柳毅说亲的媒人很多,提了好几处亲,柳毅都未答应。
又过了好几年,这天,一位媒人来说:“有一个姓庐的女子,是范一陽一人。
她父亲好仙学道,成夭闲云野鹤,踪迹不定。这女子前年曾嫁给清河张氏,不幸丈夫死去。母亲怜其年纪尚小,要她改嫁。我见那女子既聪明又贤惠,特来给你提提。”柳毅觉得,想见到心上的人,已是无望了,就答应了。
成礼的这天晚上,柳毅看到这个女子的模样和龙女的长像有些相似。龙女当时忧愁憔悴,眉宇间多愁容。这个女子眉目间洋溢着喜气,看起来比龙女更美些。他本想问问,没好开口,一直压在心里。不过见到妻子就很自然地想到龙女。
过了两年,有了一个男孩。孩子满月时,亲朋都来贺喜,妻子穿起来漂亮的衣服。柳毅觉得妻子穿的这身衣服似乎在哪里见过,但一时记不起来,正在凝想,妻子对丈夫说:“你想什么?不记得当年见我穿的时候了?”柳毅说:“从前我替洞庭君的女儿送过信,在龙宫中好象见她穿过的衣服和这件差不多。”妻子说:“我就是洞庭君的女儿。泾川之冤,得到你的帮助,才能够昭雪。感你的大恩,誓死要报答。不想钱塘叔叔议婚,你竟拒绝了。
此后,天各一方。父母还想把我嫁给贵公子,我没答应。后来听说有人给你说亲,你也没应,这才有了报答的机会。”柳毅说:“你不是庐氏女吗?怎么会是龙女?”龙女说:“那是骗你的,怕说出真名来介又拒绝。”柳毅说:
“说真心话,我结婚时就看到你有些象龙女,怕你犯疑,没敢对你说。可我看到你更加想念龙女。没想到你就是龙女!你怎么不早说?”龙女也故意反问:“既然真心想我,钱塘叔父提婚的时候,你怎么拒绝了?”柳毅说:“我当时替你送信,实在是出于义愤,一点没往别处想。叔父议婚,我觉得于理不当,所以没应。实际上心中已经喜欢你了。后来有人屡次提亲没应,也是这个原因。”龙女说:“我也知道你心中没忘了我,这才假托庐氏女,请媒人提亲的。”夫妻二人回忆了初次见面的情形,又谈及结婚后相亲相一爱一的情形,感情更加深厚了。
妻子要回一娘一家去看看,请求丈夫一同前去。柳毅同意了。于是选择吉日,夫妇二人一起来到龙宫。洞庭君见了很高兴,以翁婿之礼接待柳毅。柳毅对岳翁说了洞庭一带人民的生活情形。洞庭君听了,很为关心,柳毅请求洞庭君对这一带人民予以照顾。洞庭君一一答应。
从此,洞庭一带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人们都说,这有柳毅的一份功劳,这便是柳毅传书的故事。
三、幼儿神话小故事:著名神话故事
禹晚年到南方巡视,走到会稽(今浙一江一绍兴),生病死了,他的臣子们便把他埋葬在那里。据说会稽山上有一个很大的孔一穴一,民间称为“禹一穴一”,禹的坟墓就在那里面。汉代大历史家和文学家司马迁,青年时代就对禹王的遗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自己20岁时曾到一江一淮漫游,上会稽,探禹一穴一。传说禹的坟墓周围,常有鸟雀来为他耘草,春天把干枯的草根拔掉,秋天啄去芜秽的东西。这些鸟雀有大有小,来去成行。当地的官员禁止人们伤害它们,若是谁违犯了禁令,定要受到惩罚。
也有的说,青蛉县(治所在今云南大姚县)也有禹一穴一,一穴一内有金马驹、碧玉鸡,时而闪闪发光,人们都能看见。
至于禹庙,很多地方都有,最有名的要算会稽禹庙了。它建在会稽山下,庙内有涂山神姑像,用珍珠穿起来做帐子,还有铁拖鞋,石船,看来别的庙是比不上的。关于会稽禹庙,还有一段梅梁龙斗的传说。据说庙中的梅梁,是用大梅山所产的梅树做的。唐代大画家张僧繇曾在梅梁上面一条龙,一天夜间下起大雨,这条龙便从梅梁上活了起来,腾跃而起,飞出庙外,到镜湖中跟一条龙角斗,第二天人们看见梅梁上水一淋一淋的,上面还挂着水草,都很惊讶。于是便用铁索把画龙的梅梁锁在柱子上了。
在安徽省怀远县东南,还有一个禹会村,就在涂山的前面,传说是大禹跟涂山氏女会面结婚的地方。宋代大文豪苏轼有一首《濠州涂山》诗,其诗云:
川锁支祁水尚浑,地埋汪罔骨犹存;
樵苏已入黄熊庙,乌鹊犹朝禹会村。
这四句诗分述四样事,都是关于鲧、禹的神话。第一句说禹擒水怪无支祁的事;第二句说禹诛防风氏的事;第三句说鲧化作黄熊沉入羽渊的事;第四句说禹娶了涂山女,后来又分离,好像牛郎织女。
这篇中国神话故事,据《史记·太史公自序》、《水经注》、《凤一陽一府志》等书中有关材料编写。这许许多多有关禹的遗迹和传说,表达了后人对这位治水英雄的怀念和崇敬。
四、幼儿神话小故事:其它神话故事
黄帝和蚩尤的军队又开到了涿鹿之野,准备决一死战。臣子风后说:“蚩尤力大无比,还能腾空走险,一旦打败了,会在空中逃跑的;而且他还能呼风唤雨,我们得有个对付的办法才是。”黄帝说:“你想得很周到。我已经派人到天上去通知应龙了——就是那个长着翅膀能在天空飞腾的龙,如果蚩尤从空中逃走,就叫应龙捉住他。”
双方一一交一战,蚩尤就让那些山一精一水怪,魑魅魍魉们大声怪叫起来,黄帝的人马听了这种叫一声,就觉得迷迷糊糊,天旋地转,浑身无力,甚至身不由己地朝怪声发出的地方走去,结果被妖怪们杀死吃掉。这对黄帝是很不利的。后来黄帝听说妖怪们最怕听龙吟,就命士兵用牛角做号角,吹出龙吟般声音。蚩尤军中的山一精一水怪们,一个个听得如一醉如痴,四肢无力,再也抬不起身一子。黄帝的军队一拥而上,打了个胜仗。
这时就见天空突然涌起一阵乌云,原来是应龙来了。黄帝立即命令应龙蓄水行雨,想用大雨压住蚩尤的大雾,那神通广大的应龙,展开了双翅,在空中飞来飞去,摆出了行云布雨的架子。哪知道架子还没有摆好,蚩尤早请来了老朋友风伯和雨师,来个先下手为强,纵起了一场猛烈无比的大风雨。狂风暴雨向黄帝的阵地袭来,打得黄帝的军队站不住脚跟,四处溃散。摘自中国神话
皇帝惊慌失措,只好请大女儿来帮忙。这个女儿名叫“魃”,是天上的旱神。她的身一体里装着无限的热炎,走到哪里,哪里便烈日炎炎,赤地千里。黄帝命魃做起法来,霎时云消雨散,红彤彤的太一陽一像火炉一般,大地上滴水皆无。蚩尤一见勃然大怒,又作起大雾来,以为黄帝的军队在混混沌沌的雾气中一定辨不清方向,四处逃散。可是今天却见黄帝命人从营中推出几辆上面站着仙人的小车子,有了这种小车子,黄帝的士兵一点也不迷失方向,直奔自己的阵地冲来。蚩尤一看不妙,便使出了他那“腾空走险”的本领,一纵身跃上空中,想逃之夭夭。哪知黄帝早命令应龙等候在那里。只见应龙先是用嘴喷了蚩尤一口,叫他迷迷糊糊的,像喝醉了酒,然后用两只利爪将他死死捉住,送到黄帝的跟前。黄帝自然不会饶恕这个好战的恶神,立刻将他处死了。
这篇神话据古籍中有关材料编写。《通典·乐典》(唐·杜佑撰)云:“蚩尤氏帅魑魅与黄帝战于涿鹿,帝命吹角作龙吟得御之。”《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作兵(兴兵,发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风神和雨神)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风止,遂杀蚩尤。”
黄帝在众神的帮助下,终于打败了蚩尤,将他杀死,去掉一块心病。据说他曾用赤铜在荆山下铸造了一个宝鼎,做为他战胜蚩尤的永久纪念。一天,忽然有一条神龙从云中探下头来,把长长的龙须一直垂到宝鼎上。黄帝知道,这是迎接他回天廷的使臣来了,于是他乘上神龙升天了。
五、推荐阅读
幼儿小故事推荐:绘本小故事大全,神话小故事大全,古代小故事,幼儿寓言故事,诗歌散文大全,国学教育
随便看看: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