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的中国的神话小故事
中国神话故事推荐4岁读,写关于中国神话传说,中国神话晚安故事500字,推荐3个经典中国神话小故事,中国的神话小故事梗概,中国神话小故事有哪些文字版。
一、幼儿神话小故事:中国神话故事
吕洞宾的神话故事:俗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号纯一陽一子,相传为唐京兆人。会昌中,两举进士不第,一浪一游一江一湖,随汉钟离权授与丹诀,点度成仙。他曾隐居终南山修行,后云游各地。
相传,吕洞宾云游天下,来到山色奇秀,九峰回环,号称金庭洞天的桐柏山,发现大地抖动,房屋倒塌,九峰欲崩。他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穿山甲在作怪。吕洞宾气恼之下,迅速召集各路山神,共商擒拿穿山甲拯救百姓的大计。
众山神纷纷说:“此怪有五千年的道行,炼就了翻山倒海之术,我们敌它不过,望大仙禀告玉帝,速派天兵天将捉拿此怪,拯救百姓,保护山林。”吕洞宾嘿嘿一笑说:“一个小小的穿山甲作怪,不必惊动天兵天将,我一个人就可以治服它了。”众山神一齐称谢而去。
众山神走后,吕洞宾暗想:“此怪妖术厉害,我怎能降服了它?也是我一时说出大话,如若不把此妖镇住,众山神岂不讥笑于我!这”吕洞宾正在沉思之际,太白金星对吕洞宾说:“要想降服穿山甲,非用定山神针不可。这神针乃王母一娘一娘一头上一根玉簪,若能借得,便可马到成功。”
吕洞宾说:“那怎么能行啊,玉簪本是王母一娘一娘一心一爱一之物,恐怕谁也借不出来。”太白金星道:“此事并不难。王母一娘一娘一身边有一名贴身侍女——牡丹仙子,她早有思凡之意,你若能打动她的心,此事定能办妥。”
次日,王母一娘一娘一在西天瑶台举行蟠桃盛会,请各路大仙赴宴。吕洞宾和太白金星驾起样云,同赴蟠桃会。蟠桃会上,琴声悠扬,舞姿翩翩。各路大仙畅怀痛饮。酒过三巡,菜上五道,王母一娘一娘一就命侍女牡丹仙子给各路大仙斟酒。
当牡丹仙子给吕洞宾斟酒时,太白金星用胳膊将吕洞宾碰了一下。吕洞宾心知此意,于是趁接酒杯之机,将牡丹仙子的手轻轻地捏了一下,牡丹仙子心一动,不觉脸上一红,低着头退了下去。
过了一会,王母一娘一娘一又命牡丹仙子向大仙赐赠蟠桃。牡丹仙子迟迟疑疑地来到吕洞宾面前。大白金星用脚尖踢踢吕洞宾,吕洞宾就在取蟠桃时,将桃盘重重地往下一按,牡丹仙子手腕一软,羞得面如桃花。
她低着头,顺后门向瑶池边急急走去。吕洞宾紧跟而去。牡丹仙子径直走到瑶池边,两眼凝视着池边开放的牡丹花沉思起来。吕洞宾悄悄地站在牡丹仙子背后,轻声说:“牡丹仙子,你在赏花吗?”牡丹仙子回头一看,见是吕洞宾,急忙拂袖掩面说:“你,你可知晓仙规?”吕洞宾嘿嘿一笑,说:“我不但知晓仙规,而且还能看透你的心思。”牡丹仙子摇了摇头。吕洞宾上前几步说:“你很羡慕人间,是吗?”牡丹仙子又慢慢地低下了头。
吕洞宾充满感情地说:“人间真美好啊,到处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我在人间云游各地,见过不少名山大川,风光园林,象苏杭美景,泰山奇峰,蓬箂仙境,曹州牡丹……真是美不胜收,要胜过天堂十倍”牡丹仙子慢慢地抬起头,轻轻说:“真的吗?”吕洞宾用手一指,说:“牡丹仙子,你往那里看,有一对年轻夫妇,他们在欢欢乐乐地耕地撒种。你再往那边看,那是一对情一人正在园里赏花。”吕洞宾回头一看,见牡丹仙子还站在那儿呆望着那一对情一人,于是说:“牡丹仙子,假如不去享受一番人间的幸福,真是最大的憾事了。”牡丹仙子有些迟疑地说:“要想下凡,谈何容易。仙规如此森严,怎么会如愿以偿呢?”吕洞宾微微一笑:“牡丹仙子,你果有此意,我愿助一臂之力。”
牡丹仙子脸一红,羞答答地说:“是真的吗?”吕洞宾说:“真的。不过,我也要请你帮个忙。”牡丹仙子说:“我能帮你做什么呢?”“王母一娘一娘一头上的玉簪,借我一用。”“哎呀,那哪行呀?玉簪是王母一娘一娘一的心一爱一之物,谁也借不得。”牡丹仙子为难地说。吕洞宾上前几步说:“请你往这儿看牡丹仙子透过云层,只见桐柏山一带,到处是房倒屋塌,男哭女嚎,一片凄景象。牡丹仙子急忙闭上眼睛说:“哎呀,百姓真是太可怜了。”吕洞宾说:“这桐柏山一带,过去山河秀丽,林茂粮丰。只因这穿山甲作怪,才使这里变成如此惨景!我想借王母一娘一娘一玉簪,除掉这兴妖作怪的穿山甲。”牡丹仙子焦急地说:“我愿帮忙,可是——”吕洞宾见牡丹仙子答应帮忙,不胜欢喜。
他如此这般地嘱咐了一番,又将一只假玉簪一交一给了牡丹仙子。次日清晨,王母一娘一娘一沐浴完毕,在让牡丹仙了给她梳头时,牡丹仙子便趁机将玉簪偷换下来。藏在袖内,出来一交一给了吕洞宾。吕洞宾带着定山神针,来到桐柏山,很快把那作恶多端的穿山甲擒住了。吕洞宾惩处了穿山甲之后,就和太白金星一同赶西天瑶台归还定山神针,并请求王母一娘一娘一宽恕牡丹仙子盗玉簪之罪。王母一娘一娘一得知,又喜又惊又气,虽说为民除害,应该奖,但牡丹仙子常在身边,竟如此目无我的尊严,天规难容!
王母一娘一娘一见二位大仙讲情,便说:“看在二位仙人的面上,免牡丹一死,但要赶出天庭,降为凡俗就这样,桐柏山人民又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牡丹仙子也实现了向往人间的愿望。
这便是八仙过海中的吕洞宾的故事,后来,人们为了惦念吕洞宾,也把吕洞宾戏牡丹为民除害的事儿作为美谈,直到今天。
二、幼儿神话小故事:经典神话故事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有不少神助的故事。
一天,禹来到黄河岸边,正在观察水势,忽见从河中跳出一个长人来,白白的面孔,鱼的身一子,自称是河神,送给禹一块水一淋一淋的大青石板,又转身投入黄河不见了。禹仔细看那块青石板,上面布满了线条似的花纹,聪明的禹立刻明白了这是一幅治水的地图。禹得到这幅地图之后,治水的方案更加周密,治水的信心也更足了。
又有一次,禹率众开凿龙门山的时候,偶然进入了一个大岩洞。
洞有几十里深,光线幽暗,禹只好命人打起火把探路。走着走着,只见前面有只形状像猪的怪兽,嘴里衔着颗夜明珠,发出的光比烛光还明亮,像是给他们照路。又有一只青狗,一面汪汪叫着,一面朝前跑去,像是为他们带路。禹跟着它们往前走,大约走了十来里,就觉得眼前渐渐明亮了,终于来到一座明亮的石屋里。
这时就见刚才替他们带路的猪和狗都变成了人形,身上穿着黑色的衣服。又见石室的中央坐着一个神,长着人的面孔,蛇的身躯。
禹一看这神长的样子,心里就明白了,忙上前施礼,问道:
“您就是华胥氏的儿子伏羲氏吧?”
“是啊!”蛇身人面的神回答说,“我正是九河神女华胥氏的儿子伏羲。”
伏羲说完,从怀中掏出一只玉简递给禹。
这玉简有一尺二寸长,暗合一天十二个时辰的数目。禹问:
“这东西有什么用途?”
伏羲说:
“这叫玉简,拿了它,可以度量大地,平定水土。”
禹以后治水,便经常把这玉简带在身上,果然平定了水土,度量了大地。
《一尸一子辑本》(《一尸一子》一书,战国时晋国人一尸一佼著。清代有几种辑本)卷上云:“禹理水,观于河。见白面长人鱼身出,曰:‘吾河一精一也。’授禹河图,而还于渊中。”这是关于“河图”的传说。“王简”的故事,据《拾遗记》(晋·王嘉撰)卷二中一段文字改写。原文较长,不录。这些传说都说明,大禹治水得到了各方神灵相助,赠以宝物,才终于获得成功。
三、幼儿神话小故事:著名神话故事
苗族的吃新节
传说很久以前,苗族人住的地方没有谷种,只有天上的雷公掌管的谷子国里才有谷种。而苗族人只好在深山老林里打野兽,猎飞禽,摘野果,挖蕨根充饥,生活过得很艰苦。
为了能够讨到谷种,苗家的老祖先高老用了九千九百九十九种最珍贵的飞禽走兽与谷子国的雷公换来了九石九斗九升谷种,存放在他们建起来的最牢固的仓库里,想等到春风送暖、桐子花开的时候好去播种。
可是,苗家人万万也没有想到,一天晚上,一个神仙一不小心把天灯碰倒了。天灯滚落下来,恰恰落在谷种仓库上。仓库顿时被烧着了,刚好又刮起了大风,火借风威,风助火势,大火根本无法扑灭。就这样,谷种烧没了。
谷种没有了明年可怎么办呢?高老只好三番五次地到谷子国去交涉,愿意再出九千九百九十九种珍禽宝兽换回谷种。但是不通情理的雷公死活也不答应。
高老回到苗寨,坐在竹楼上,他想啊想啊,动了九天九夜的脑筋,想出了九十九条计策,最后选择了一条最好的法子,那就是等谷子成熟的时候,派一条狗到天上的田中打上九个滚,然后赶紧往回跑,那样谷子就会粘到狗身上,就能把谷种带回到人间来了。
农历七月十三这一天,高老把自己选出的那条整装待发的狗叫到面前,向狗作了非常详细的交代。狗听了高老的交代,就飞快地向天上赶去。
到了谷子国,狗跑到田中打了几个滚就往回跑。可是,它还是被雷公看到了,雷公便派出九九八十一名武士守在天桥的桥头。
狗刚刚跑上天桥,便被武士们打下了天河。武士们以为狗掉进天河肯定活不成了,于是,就乐呵呵地回去向雷公报功领赏去了。
可是,世事难料有奇巧,那只狗落入天河以后,急中生智,赶紧把尾巴翘出水面,坚持游过了天河,终于回到了人间。
在它的尾巴上,粘回了九粒金黄金黄的谷种。高老高兴极了,决定把原先准备拿去换谷种的珍禽宝兽全都给这只狗吃了,以示酬谢。从此,狗就学会吃各种禽兽的肉了。
春天来了,桐子花开了,高老在田里播下了谷种。他精心地照管着田,那只狗也日日夜夜地守护在田边。它不准麻雀、耗子、兽类靠近田边。
果然,到了六月六,谷尖上结出了一串串狗尾巴似的谷子穗穗。不久,谷穗慢慢变得金灿灿、黄澄澄、鼓胀胀的了。
七月十三日这一天,也就是取得谷种的大喜日子,高老高兴得手舞足蹈,一大早他就从田中采摘来九株稻禾的谷粒,他留出一部分做来年的谷种,剩下的剥去谷粒的壳壳,用一半煮成白生生、香喷喷的米饭,另一半酿成香甜甜的米酒。
高老想,今天能收获谷米,是狗立下了头一功,应该首先让狗尝尝这劳动的收获。于是,他便盛出了三大碗香喷喷的米饭让狗吃,然后人们才吃。
从此以后,人间处处都有了谷种,人人都吃了香喷喷的米饭。
于是,每年农历七月中旬前后,当谷子即将成熟的时候,苗族人民便要欢度“吃新节”,并且总是先给狗吃。又因谷种是狗尾巴粘回来的,所以谷穗就非常像狗的尾巴。而且,狗也留下了一个习惯,就是每当它落水的时候,总是把尾巴翘着,因为它时刻都惦记着保护谷种呢!
四、幼儿神话小故事:其它神话故事
话说鲁班师傅和一娘一子云游四海,有一日来到赵州地界,到了洨河渡口。
那洨河渡口是个一交一通要道,过往商人旅客络绎不绝,可是,洨河水宽一浪一大,河上没有桥梁,水中只靠一只渡船载客,一渡只能装载几位客人。
那渡船一来一往,一往一来,轮到鲁班师傅和一娘一子上渡船时,天色已近黄昏了。
鲁班师傅问那艘公师傅:“这洨河渡口人多客旺,为何官府不在水上修筑桥梁?”
艘公师傅回答说:“不是不想修,只是修不成啊!这赵州地界,每有新官上任,都想在洨河修桥,但是,这洨河有条黑蛟,那东西凶恶蛮横——每回桥墩还没砌成,就被那黑蛟发大水冲了去。”
过渡的路人也跟着叹息:“这黑蛟常使渡船翻侧,它是为了吃人吃畜、抢劫财物,才极力阻挡河上修桥啊!”
听这么说,鲁班师傅低声对一娘一子说:“我不怕黑蛟,今晚无事,我来这河上造座桥玩儿。”
鲁班一娘一子抿嘴一笑:“夫君旅途辛苦,这桥让我来修吧!”
话说鲁班一娘一子心思灵敏,手艺一精一妙并不输给丈夫,她曾经看见亭台,造出雨伞,从此天下女子雨天出门,便都高擎雨花,如芙蓉出一水。
不一会,天黑了。那造桥人说造就造,鲁班一娘一子月儿初出开始动工,没到半夜,一座秀美的石桥就造好了。
一娘一子见时候还早,就在桥梁杆上雕刻图画,她雕刻牛郎织女鹊桥会,又雕刻丹凤朝一陽一百花开……图画还没刻完,那黑蛟被刻石的声音惊醒,从水面探出龙头,看到河上造了石桥,勃然大怒,当即卷起千钧巨一浪一,万钧潮水,直冲鲁班一娘一子拍打过来。
鲁班师傅听到水响,连忙起身,一操一起大斧来保护一娘一子。瞅准黑蛟龙近得前来,鲁班师傅从桥上一跃跳下,这一跳不偏不倚,正好骑到黑蛟背上。
鲁班师傅双脚夹一紧蛟龙身一体,用斧头扼住龙颈,大声问它:“畜生,你服我不服?”
“不服不服!除非你在我的龙颈七寸钉上钉子,否则我是绝不认输的。”
鲁班师傅听到这话很高兴,因为钉钉子这事他十分在行。
他一眼就算准了黑蛟的七寸,在龙颈七寸之处钉下一颗长钉子。
黑蛟龙龙颈被扼住,法力施展不开,巨大的一浪一潮慢慢退却。但它仍不认输,一味在水中翻腾跳跃,想要把鲁班师傅甩下。无奈鲁班师傅斧凿功夫了得,力度计算一精一妙,黑蛟龙用尽力气,还是无计可施。
鲁班师傅驯服了黑蛟龙,驾着它,来到赵州城南,把它横放在洨河上,那黑蛟龙不长不短,正正好做了一道拱桥。
回头说鲁班一娘一子,她雕好栏杆上的花纹,又欣赏一回,觉得雕琢一精一美,玲珑秀丽,她十分满意,就沿着河岸寻找丈夫。
来到城南,远望河面已架起拱形大桥,气势雄壮,就像巨龙卧在河面饮水,又像天上彩虹落到凡间。
但鲁班师傅不在桥上,也不在河边,洨河上下莫说人,连个影子都没有。一娘一子正担心呢,忽然间,远远看到南边太行山下来一群白绵羊,它们身形奇特,窜窜跳跳,正朝洨河走来。那羊群后面跟着一个人,正扬着鞭子,迈着大步走下来,仔细一看,不是别人,正是鲁班师傅。
鲁班师傅把羊群赶到桥上,放下鞭子,挥一挥衣袖,一只只白绵羊立马变回一块块白玉石,仍然像羊一样长着脚,洁白,一温一润,柔软,在月光里十分好看。鲁班师傅吩咐那长脚的石头:“来,跟着我,你砌这里;你砌那边。”那群白玉石,一块砌这里,一块砌那里,很快把蛟龙桥砌结实了。
鲁班师傅这样子造大桥,一娘一子还是第一回见到呢,真是大开眼界!鲁班一娘一子又惊又喜,飞快朝鲁班师傅跑来,她跑得太急,裙裾不小心挂到路边人家的鸡笼上,笼里的公鸡吓着了,“喔喔喔”大叫起来,这一叫不打紧,引得整座赵州城的鸡全都叫唤一起来。
这会儿,就只剩下桥头没有砌石,鲁班听见全城鸡叫,心里一慌,忙赶着最后两块大石头往桥头一蹲,石头顷刻之间固定下来,大桥造好了。
这下好了,赵州洨河一一夜之间造起两座石桥,一座秀丽非凡,人见人夸,一座雄伟壮丽,天下无双。人间天上,各路神仙听说鲁班造桥的故事,都纷纷称颂鲁班师傅和鲁班一娘一子。
但是,也有两位神仙心里不服气,要亲自来看看究竟。
这两位神仙是谁呢?一个是张果老,一个是柴王一爷。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张果老骑着一毛一驴,柴王一爷推着独轮车来到桥边,鲁班师傅正在桥上忙活,那两神仙高声问道:“这赵州石桥是什么人修的呀?”
鲁班师傅忙得满头大汗,听得有人问,随口回答道:“赵州大石桥,鲁班师傅修!”
张果老指指自己的小一毛一驴,柴王一爷指指自己的小车,又问:“鲁班师傅,你修的桥结实不结实?张果老的一毛一驴,柴王一爷的小车要从桥上过,吃得住吃不住啊?”
鲁班师傅哈哈大笑:“你们这小一毛一驴,独轮车算什么?就算千军万马,我的桥也扛得住啊!”
柴王一爷看不得鲁班师傅得意洋洋的样子,暗中搬来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这五岳名山,放在金瓦银把的独轮车上。
张果老也觉得鲁班师傅口气太大,顺手牵来一朵乌云,盖住了一毛一驴顶,然后打开驴背上的褡链,摘来太一陽一装在左边,捞来月亮装在右边。
他们才刚起步上桥,桥身马上晃悠起来!
张果老笑着说:“哈哈,鲁班师傅,如果你这桥果真能吃得住,我张果老从此倒一骑驴!”
鲁班师傅一看大事不好,连忙跑到桥下,举起双手把桥身托住,这才把桥保住了。
桥身桥基经过这一压,不但没有损坏,反倒更加结实牢固,只是南边桥头被压得向西扭了一丈多远。所以,直到现在,赵州大桥上还有七八个驴蹄印呢,那是张果老留的;桥中心有三尺多长的一道车沟,那是柴王一爷推车压出来的。桥底下还有鲁班的两个大手印,那是他托桥时印上去的。
赵州桥建成到现在,几千年没有倒,是因为桥身由洨河的黑蛟龙、太行山的白玉石造成,不仅十分柔韧,而且十分坚固。
张果老输了这一局,觉得惭愧,所以他遵守诺言,以后无论到哪里,都是倒一骑着一毛一驴去的。
鲁班除了黑蛟龙,造了大石桥,为赵州人做了两件大好事,赵州人感激他,编了一支叫《小放牛》的歌,那支歌是这么唱的:
赵州桥来什么人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
哎,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压了一趟沟?
——赵州桥来鲁班修,玉石栏杆圣人留。
——哎,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一爷推车压了一道沟!
五、推荐阅读
幼儿小故事推荐:古代小故事,幼儿故事,幼儿诗歌,童话小故事,绘本小故事,幼儿谜语故事
随便看看:
- [儿童故事]月亮
- [儿童故事]各得其所
- [儿童故事]优秀儿童儿歌推荐
- [儿童故事]蓟的遭遇
- [儿童故事]冰雪女王
- [儿童故事]瘦莉莎
- [儿童故事]中国的神话故事作文四百字
- [儿童故事]经典儿童儿歌故事大全
- [儿童故事]中国代表作神话传说介绍
- [儿童故事]天上落下来的一片叶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