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 肥城网 > 故事百科 > 儿童故事 正文

海南周刊:中国马文化漫谈 唐诗、寓言里的马

作者: 时间:2022-05-21

  文本刊特约撰稿 王凯

  马年说马

  辞旧迎新之际,又到了马年说“马”的时候了。

  与传说中的龙一样,马在华夏文化中是一种神奇的动物,被赋予许多象征和寓意,古人认为马是地上的龙,故常将“龙马”并称,龙马精神代表了炎黄子孙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自古至今,关于马的传说、诗词、话本、寓言、故事、成语等比比皆是,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马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分量和地位。

  十二生肖中的马

  十二生肖就是用十二种动物来表示人的生年的一种传统文化,在中国及东亚一带流行,这十二种动物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它们依次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

  马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七,与十二地支的“午”相配,称为“午马”,一天十二时辰中的“午时”即上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又称“马时”。有人认为中国的生肖文化源于国外,郭沫若在《释干支》中认为生肖来源于古巴比伦,在张骞通西域时传入中国。但大量文献资料证明,十二生肖的确起源于中国,关于生肖的记载,最早始于《诗经》,《诗经·小雅·吉日》中有“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八个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时辰好,是骑马出猎的好日子,这应该是将午与马最早相对应的例子了———可见在春秋前后,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的对应关系已开始流传。

  选择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属相,这与远古时期人们的图腾崇拜不无关系。马是古人最为信赖的朋友,自从告别渔猎时代进入农耕社会后,马就成了人类最先饲养的动物之一,被誉为“六畜之首”。不论是在农耕、狩猎,还是运输、交通,马都以其聪明、勇敢、忠诚和勤劳,成为人们的得力助手,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此看来,马入选十二属相也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事了。

  寓言故事里的马

  由于马与人类关系密切,所以千百年来民间一直流传着许多关于马 和寓言,其中许多饱含着人生的哲理,给人以启迪与感悟。

  《淮南子》中记述了塞翁失马 。故事说长城附近有个老翁,他家的马跑到胡人那里去了,大家都来安慰他。这个老人说:“怎么就知道这不是一件好事呢?”果然几个月后,他家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跑回来了。大家又来祝贺他,老人说:“怎么就知道不是一个祸患呢?”家里多了良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有一次从马上摔下来折断了大腿。大家安慰他,老人又说:“怎么就知道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壮年男子都拿起刀枪参战,大部分都因战争死去,唯独他的儿子因为腿摔断了而免于征战,父子因此得以保全性命。

  在世代相传中,这个故事便成了人人皆知的“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情节虽然简单,但却告诉了我们一个“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哲理。其实有得有失,才是人生,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获得。

  在马与人的关系中,最具温情、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老马识途 了。故事出自《韩非子》,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敌人,相国管仲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班师回朝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中转来转去迷了路。管仲想,狗离家很远都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应有认识路的本领。于是便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走在大军的前面。这些老马果然不负众望,最后引领大军走出山谷,找到了回家的路。后世遂以“老马识途”来比喻富有经验,用“识途马”比喻有经验、明是非的人。

  故事的结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凭借管仲的精明、通达和智慧,碰到不知道的事,还不惜向老马学习。而今的人带着愚蠢的心而不知道向圣人的智慧学习,不是很大的错误吗?”

  唐诗里的马

  在古代,马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活和生产伙伴,因此古人常用“千里马”来比喻杰出的人才,也常用马来象征显赫的功勋,譬如周天子的“八骏”、唐太宗“昭陵六骏”,说的虽然是马,褒扬的却是不世功业。正因为马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文人墨客一直对其情有独钟,留下了许许多多吟咏的篇章,其中以唐人最多,据说《全唐诗》中专写马的诗就有120多首,而零散写马的诗句,更如过江之鲫,数也数不清了。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5 肥城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3001042号-1鲁公网安备 37098302001085号
Top
81620538
81620538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