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 肥城网 > 故事百科 > 成语故事 正文

含弃的成语有哪些

作者: 时间:2022-05-21

  带弃字的成语意思解释,弃字开头的成语推荐及解释,有关弃的成语有多少个,形容弃的成语意思解释,第一个字是弃的成语有哪些,描写弃的成语解释带拼音。

  一、关于弃字的幼儿成语故事

  弃之可惜

  弃之可惜幼儿成语故事,弃之可惜的汉语拼音,弃之可惜意思解释,以及幼儿成语故事出处等。

  成语名字:弃之可惜

  成语拼音:qìzhīkěxī

  成语意思:扔掉它未免可惜。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不弃故旧

  不弃故旧幼儿成语故事,不弃故旧的汉语拼音,不弃故旧意思解释,以及幼儿成语故事出处等。

  成语名字:不弃故旧

  成语拼音:bùqìgùjiù

  成语意思:弃:抛弃;故旧:旧交。不轻易抛弃老朋友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微子》:“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不求备于一人。”

  弃甲丢盔

  弃甲丢盔幼儿成语故事,弃甲丢盔的汉语拼音,弃甲丢盔意思解释,以及幼儿成语故事出处等。

  成语名字:弃甲丢盔

  成语拼音:qìjiǎdiūkuī

  成语意思: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走的样子。

  成语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倒戈弃甲

  倒戈弃甲幼儿成语故事,倒戈弃甲的汉语拼音,倒戈弃甲意思解释,以及幼儿成语故事出处等。

  成语名字:倒戈弃甲

  成语拼音:dǎogēqìjiǎ

  成语意思:倒:颠倒,翻转;弃:抛弃。比喻放下武器认输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一卷:“汝若上识天时,下穷人事,倒戈弃甲,束手归命,犹不庙绝血食。”

  二、包含弃字的幼儿成语小故事

  弃逆归顺

  弃逆归顺幼儿成语故事,弃逆归顺的汉语拼音,弃逆归顺意思解释,以及幼儿成语故事出处等。

  成语名字:弃逆归顺

  成语拼音:qìnìguīshùn

  成语意思:指脱离叛军而归顺朝廷。

  成语出处: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自然相率弃逆归顺。”

  三、幼儿成语小故事:其他成语小故事

  成语名字:牛不喝水难按角

  成语拼音:niúbùhēshuǐnánànjiǎo

  成语意思:比喻强迫他人干某一件事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57回:“牛不喝水难按角,你老人家只拿定主意不赌,他会怎的?”

  羞以牛后

  幼儿成语羞以牛后的名字,羞以牛后汉语拼音,羞以牛后意思解释,以及幼儿成语故事出处等。

  成语名字:羞以牛后

  成语拼音:xiūyǐniúhòu

  成语意思:牛后:牛的肛门,比喻从属的地位。指不愿处在从属地位,为人牵制。

  成语出处: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昔苏秦说韩,羞以牛后,韩王按剑,作色而怒。”

  气克斗牛

  幼儿成语气克斗牛的名字,气克斗牛汉语拼音,气克斗牛意思解释,以及幼儿成语故事出处等。

  成语名字:气克斗牛

  成语拼音:qìkèdǒuniú

  成语意思:斗:北斗星。牛:牵牛星。斗牛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同“气吞牛斗”。

  成语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千金记·受辱胯下〉》:“俺自有翅排云,气克斗牛,怎肯与他年少成仇。”

  ,愤气填膺

  愤气填膺幼儿成语故事,愤气填膺的汉语拼音,愤气填膺意思解释,以及幼儿成语故事出处等。

  成语名字:愤气填膺

  成语拼音:fènqìtiányīng

  成语意思:填:填塞;膺:胸。愤怒之气充满胸膛。形容十分气愤

  成语出处:宋·张孝祥《六州歌头》词:“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气决泉达

  幼儿成语气决泉达的名字,气决泉达汉语拼音,气决泉达意思解释,以及幼儿成语故事出处等。

  成语名字:气决泉达

  成语拼音:qìjuéquándá

  成语意思:如气之逸出,泉水之流泻。比喻事情进行非常顺利。

  成语出处:汉·蔡邕《袁满来碑铭》:“气决泉达,无所凝滞。”

  ,气得志满

  幼儿成语气得志满的名字,气得志满汉语拼音,气得志满意思解释,以及幼儿成语故事出处等。

  成语名字:气得志满

  成语拼音:qìdézhìmǎn

  成语意思:形容春风得意,心满意足的样子。

  成语出处:唐·韩愈《荆潭唱和诗序》:“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得志满,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

  ,荡气回肠

  幼儿成语荡气回肠的名字,荡气回肠汉语拼音,荡气回肠意思解释,以及幼儿成语故事出处等。

  成语名字:荡气回肠

  成语拼音:dàngqìhuícháng

  成语意思:荡:动摇;回:回转。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三国·魏·曹丕《大墙上蒿行》:“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胆粗气壮

  幼儿成语胆粗气壮的名字,胆粗气壮汉语拼音,胆粗气壮意思解释,以及幼儿成语故事出处等。

  成语名字:胆粗气壮

  成语拼音:dǎncūqìzhuàng

  成语意思:形容胆大气盛,无所畏惧。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我只从昨天受了那和尚的一番折磨,又经了十三妹姐姐的地番教化,不觉得胆粗气壮起来。”

  四、推荐阅读

  幼儿小故事推荐:名人小故事,幼儿历史故事,幼儿故事大全,历史小故事,幼儿寓言故事,英语小故事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5 肥城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3001042号-1鲁公网安备 37098302001085号
Top
81620538
81620538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