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军:微能源网可100%消纳再生能源 消除"弃风弃光"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微能源网通过新能源发电,储能及用能的配置和综合控制,可实现再生能源100%消纳,彻底消除‘弃风弃光’现象。” 甘肃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石军在2018泰山论坛暨中国微能源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年会上发言表示,改变能源结构、提高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是一场能源革命,多能融合的微能源网正是能源革命的一篇大文章。微能源网网虽小,但市场规模达、创造价值高、安全性能强。据估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微能源网市场规模可达千亿元,全球微能源网市场规模将达300亿美元。
以下是发言实录:
同志们,朋友们,首先,对2018泰山论坛�讨泄�微能源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年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
下面,我以“多能融合大有作为”为题,讲三点学习研究体会。
第一点,多能融合符合世界发展大趋势。
大家知道,经济全球化是与资本主义相伴而生的。经过地理大发现的促动,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打破各国闭关自守状态,奠定了经济全球化基础。500余年来,经济全球化虽然遇到诸如特朗普贸易保护主义等若干障碍,但其总体趋势仍是不断加速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拓展为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融合发展大势,正如习主席所讲:“当今世界,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世界已经形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推进互联互通,加快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共同繁荣的必然选择”。这句话告诉我们:地球村里的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区域、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企业要推进持续健康发展,都必须顺应世界发展大势,选择融合发展之路。
中国能够迅速崛起,华为、阿里巴巴等企业能够快速发展,首先靠得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不断提升融合发展水平。提升融合发展水平,主要有三个标志:一是融合范围要广,不是一个区域、一个系统、一个国家的融合,而是一个地球村的融合。二是融合要素要多,不是一个方面,几个方面的融合,而是推动发展所需各种要素的融合。三是融合层次要高,不是低水平、低档次、归大堆式的融合,而是高水平、高档次、优化组合式的融合。国内外实践表明:融合的范围越广、要素越多、层次越高,发展的成效就越好。反之,就难以收到理想的结果。
微能源网是一个以各种能源的优化利用为导向,与能源互联网有机链接的智能化区域能源生产、使用、存储、调度、控制系统。每个国家都可通过微能源网为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行各业提供能源服务,每个企业、每个小区甚至每栋建筑都可成为一个微能源网,每个用户都可成为能源的消费者、生产者和销售者。近年来,积成能源公司发起设立的中国微能源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顺应世界能源互联网发展潮流,整合微能源网全产业链,推行行业标准应用示范,推动微能源网合作交流和广泛应用,取得了重大进展和良好成果。这样的融合发展载体,因其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必然具有强大生命力,也必然会得到长足发展。
第二点,多能融合是篇能源革命大文章。
能源结构单一、利用效率低下、污染排放严重,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难题;改变能源结构、提高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则是一场能源革命,多能融合的微能源网正是能源革命的一篇大文章。
一、 微能源网网虽小,但市场规模大。
微能源网作为终端型的微型综合能源系统,由于具有规模小、易于实现等特点,因此成为实现能源革命的一个有力抓手,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和极大的推广价值。至2018年二季度,全球已跟踪微能源网(包括微电网)项目数量达到2134个,累计产能达到24.98吉瓦。预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微能源网市场规模可达千亿元,全球微能源网市场规模将达300亿美元。
二、 微能源网网虽小,但创造价值高。
中国电力系统采用的用户输送电能方式,导致一次能源通过转换、传输传递到用户端的系统效率低于20%。微能源网通过就地能源供给、储存,实现能源的就地利用,首先是减少了能量长距离传输环节,可降低传输能耗6%以上。其次,在区域内实现多能互补和能量的梯次利用,可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目前,传统火电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只有40%~50%,大型天然气发电厂的发电效率一般为35%~55%,而微能源网通过热电联产或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实现对能源的梯级利用,可将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提高到70%~80%。再次,微能源网通过优化配置及优化控制,至少可降低运行成本30―40%。第四,微能源网通过新能源发电,储能及用能的配置和综合控制,可实现再生能源100%消纳,彻底消除“弃风弃光”现象。
三、 微能源网网虽小,但安全性能强。
随便看看: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