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免案通过——四大因素终结韩国瑜神话
如果评选台湾最不可思议的政治人物,实非韩国瑜莫属。2018年,已退出政坛十几年的他掀起了势不可挡的韩流,在没有资源、没有人脉、没有知名度的艰难情况下,不仅击败已经执政二十年的民进党赢得高雄市长选举,更带动2016年大败的国民党席卷整个台湾。当时正在台湾观选的我,亲身体验了韩流难以想象的威力:台北的出租车司机不谈柯文哲,张口就是韩国瑜。如果看媒体,不会以为这是“九合一”县市长选举,还以为只是高雄在选市长。投票前开往高雄的高铁一票难求。选前之夜狂热的选民全都弃座不用,一直站立振臂高呼。外围的摊贩别说一眼,两眼都望不到边。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上任仅4个月,韩国瑜就投入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的选举,成台湾选举史上首例。就在世人以为他又要再创历史的时候,一路领先的韩国瑜突遇香港修例风波,最终以空前差距惨败。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高雄部分民众发起罢韩投票,竟然通过,使得韩国瑜成为台湾历史上第一个被民众投票罢免的县市长。2018年韩国瑜获得89万张选票,这一次罢韩票接近94万!更远超57万4996的罢免门槛。韩国瑜神话再度破灭。
韩国瑜的崛起和跌落,堪称流星。赖清德参加党内初选的时候,称韩国瑜是百年一遇的政治人物,我今年年初在台湾观选时,也听到民众赞他五十年不会再有的政治人物。但以如此速度跌落,确实不可思议。这一极度罕见的政治现象,原因极为复杂。
首先,时势造英雄确实是政治学的铁律,个人再神勇,也难摆脱。2018年九合一选举,民众对民生问题的关注超越一切。民进党执政两年几乎冒犯了各个阶层,包括深绿。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利益受损者。当时全民戏称台湾最大党是“对民进党不满党”。所以,哪怕韩国瑜在辩论时公开承认“九二共识”、他对高雄不了解的短板一再暴露,都改变不了高雄民众对他的支持。正常情况下,在一个绿远大于蓝的地方,敢于在选举时公开承认“九二共识”是政治自杀。但天时地利人和全在韩国瑜这一边,最终大胜。
韩国瑜市长选举胜选的口号“货出去(中国大陆),人(陆客)进来,高雄发大财”,为此2019年3月底,韩国瑜开始拜访大陆,之后前往香港,接受特首林郑月娥的高规格接待,并成为首位踏入香港“中联办”的台湾地方首长。
但2020年选举,时势完全逆转。大陆对台政策从反独到促统的转变、香港修例和民进党的刻意操弄,使得选举的主轴从民生转向“反中”和“主权”。但韩国瑜面对记者对香港事务的提问,并未予正面回答,以“我不知道,我不晓得”回应,被媒体评论为闪躲问题。
另外,国际因素也对国民党不利:中美贸易战长达两年不休,两国的地缘政治博弈日益激烈,美国也明显介入台湾选举,立场鲜明地倾向民进党。此时的韩国瑜尽管个人魅力不减,造势现场热度并未衰减,从场面上看也远胜民进党的蔡英文,最后确实也成功地把蓝营的基本盘催出,但最终还是大败。
这一次罢韩,实际是2020选举的延续,其大势氛围未变。客观而言,罢免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这也是为什么台湾历次罢免公职人员都未成功。而且韩国瑜的市政表现也还不错:双语教学、抗击疫情、吸引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可圈可点。但这一切都无法改变结果。虽然很难找到证据,但可以确定的是美国和民进党都会尽力支持罢免行动,以给大陆颜色。
第二则是中国的政治传统和文化。
从东西方对比的角度,中国政治传统和文化最突出的一个不同在于高度的道德性。北大学者唐士其先生在其专著《西方政治思想史》开篇序言中就指出:“与西方思想相比,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是高度道德化的,或者说中国古代思想家追求的是一种有道德的政治,至少这是先秦儒家的最高理想。”“它首先要求统治者追求道德的完善、接受道德的约束”。
美国学者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对比过中国和俄罗斯政治的不同:“但与中国不同的是,俄罗斯最高精英没有对国民负责的类似道德感。在中国,政治等级越高,政府质量越有改进。但在俄罗斯,它却变的越糟。当代精英愿意借用民族主义,使自己权力合法化,但到最后,好象仍在为己着想”。也是一语道出中国政治的特性。
出生于眷村的韩国瑜是非典型政治人物,没有受过好的教育,脾气爆,性子野。他在早期从政时就卓尔不群:吃、喝、打(架),前领导人陈水扁就曾被他打进医院。因此韩国瑜是“民意代表”的时候,就曾经面临罢免投票,虽然没有通过,但37.7万的罢免票也成了全台最高,再无人能企及。对此他本人也不讳言,并在2018年选举时就把自己塑造成“浪子回头”的形象。
随便看看: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