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 肥城网 > 故事百科 > 儿童故事 正文

《急先锋》专家观摩研讨会在京召开,国际化空间的中国叙事成热议焦点

作者: 时间:2022-05-19

1月13日,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指导、《电影艺术》编辑部主办的2020年春节档电影《急先锋》观摩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行业、学界、媒体等领域的诸多专家代表观看了影片的提前档,并就该电影的类型提升、叙事框架、文化内涵、国际影响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围绕中国动作类型片如何在国际化空间中讲好中国故事展开了热烈讨论。

据悉,电影《急先锋》定档2020年大年初一,由国际知名动作片导演唐季礼执导,成龙、杨洋、艾伦、母其弥雅、朱正廷等人出演,讲述成龙带领杨洋、艾伦、母其弥雅等人组成的“急先锋”小队临危受命,跨国对抗恐怖组织,最后成功营救中国企业人质。影片为更好体现全球多元文化特点,先后在伦敦、非洲、迪拜等多地取景,并包含跨国追捕等国际元素。

动作类型片的新标杆:精彩而不暴力展现中国式美学与哲学

中国动作类型片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制作和市场层面已经成熟和定型,向上寻求题材、技术的突破难度不断增加,而《急先锋》对此又进行了不少新尝试。

谈到创作《急先锋》的初衷,导演唐季礼表示,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执导生涯,作为极具国际化特点的电影类型,自己真的很希望中国动作电影能够真正走向海外,而《急先锋》就是他的重要尝试。他介绍说,《急先锋》拍了中英文两个版本,在国际发行的时候用的是英文版,这样能有效缓解海外观众面对表情与字幕难以同时观看的两难处境。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该片在动作技术上进行了重要升级,为适应年轻受众做出了很多努力。他表示,《急先锋》在题材和特效方面有突出特色,打斗场景与自然景观十分震撼。如今90后观众日益成为中国电影的观影主体,以《急先锋》为代表的动作类型片的精致化呈现,有助于满足当下主流观众群体在视听层面的需求。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索亚斌结合中国动作片发展历程,认为中国动作片在已将肢体打斗和危险动作呈现达到极致的情况下,向上突破很难,如何去掉暴力血腥内容但却保留刺激性,值得特别思考。同时,中国传统动作片里会大量使用慢镜头,动作可能特别好看,但现在为了适应好莱坞的动作片节奏和年轻观众喜好,基本上都是快速剪辑的短镜头,《急先锋》在这些方面都进行了良好的尝试和提升。

中国动作片绝不是一味喊打喊杀,而是收放自如,拥有自身的美学品位。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长、教授王海洲对此解释说,成龙的动作片往往既展示出勇气和大无畏,同时有的时候以幽默的方式呈现人的体能和生理局限。动作片不一定非要足够暴力和具有破坏性,这反映出一种中国式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动作美学与哲学。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周星对此十分认同,他表示,《急先锋》动作紧凑而不过分,枪战激烈而不泛滥,不炫耀暴力和枪械,并体现出止暴与和平的文化内涵。

《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从国内外动作片市场对比的角度,认为这部动作电影足够硬核,对于好莱坞动作大片在全世界的风靡,中国自己的动作片市场没有丢,这部片子就体现出了坚守与担当。过去中国动作类型片往往尽显个人英雄主义魅力,但《急先锋》从个人过渡到团队,然后上升到国际合作,这也是中国动作类型片升级版的体现。

中华文化底蕴的新表达:尊重生命与团队精神

在谈到影片的文化内核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张文祥表示,维护世界和平不是一个大的口号,而是通过一个一个故事体现出来。影片中的国际安保队伍就是在履行营救职责,而且在惊心动魄中体现了深邃的意义,在款款人情中体现了和平精英的风范,那就是厚德守信、忠诚尽责。这些话语从主演在施救的关键点自然地说出来,具有文化感染力。她动情地说道,中国的动作演员大多没有替身,这就是尊重艺术、尊重观众的崇高敬业精神,也是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中华文化的体现。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王一川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在《急先锋》里,中国传统价值理念的当代阐发做的很有特点。爱家、友爱、忠诚、仗义、除暴安良、热爱和平等理念,都是国际语言,同时有中国传统的依据。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12-2025 肥城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3001042号-1鲁公网安备 37098302001085号
Top
81620538
81620538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