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 肥城网 > 故事百科 > 儿童故事 正文

一幅幅神话巨制 画出生命的涌动

作者: 时间:2022-05-19

  

施大畏《鲧 》

洪健《神农尝百草》

巴玛扎西《龙的变形》

罗玲《羿诛修蛇》

唐勇力《六畜兴旺》晨报记者 徐 颖

  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工程的第一批50多幅主题创作已经完成。上周,部分作品在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亮相,一幅幅神话巨制风格多样、气势恢宏,叫人赞叹。据悉,其余部分作品仍在创作之中,创作组还将再留一些时间打磨作品。上海文联主席、创作工程组委会副主任施大畏表示,“好题材需要我们不断地打磨,才能为打造上海文化品牌提供可能性”。

  民族文化与画家个性相融合

  “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和文化传播工程”美术作品主题创作第一批签约于2016年5月。全国知名画家刘大为、冯远、施大畏等积极投入创作、打磨精品,北京、山东、西藏、内蒙古、新疆、深圳、浙江等地画家纷纷拿出佳作,上海画家也精心构思,反复修改,精益求精。这些创世神话创作不仅融汇各民族文化,还充分发挥了艺术家个性。

  张培成的《涿鹿大战》描绘了一场壮大雄奇的战争场面,人物之多,元素之丰富,令人目不暇接。该作品吸收了很多壁画元素,画面壮观苍凉,让人站在画前仿佛能听到铮铮号角。“我喜欢壁画的朴素感、历史感和力量。艺术最本质的就是力量,人物造型也强调彪悍、有力量的感觉。每个人的艺术感受最要紧,我要求整个画面动人心魄。”张培成认为,创作神话题材是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它让艺术家有可以想象发挥的空间。对于在创作中吸收古代壁画最原始、最有生命力的东西,他表示,“我们把民族最初的东西赋予今天的思想,对艺术的发展,对创造今天时代的艺术,都是非常有益的探索。”

  马小娟则画了她早就想创作的题材《精卫填海》。她说,《精卫填海》 很励志,所以不想把精卫画得太痛苦。“我想表现一个少女从海浪中羽化成神的感觉,她是阳光的,有美感的。”画面中,精卫头戴花环,洁白的羽翼和白色衣裙融为一体,神圣又高洁。

  画家洪健以《神农尝百草》来礼赞中华创世神话的精气神。他的二联画作分为了《访草·尝草》,描摹出在一种原始环境中的英雄的形象,诗意的画面跳出一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始生机。画家在画面上添了白鹭,以此象征中华民族的希望。“神农尝百草的神话色彩没有其他故事那么浓,我让人物处在自然氛围中,表现几千年前人与自然亲近合一的状态。”

  画家韩硕的《羿诛猰貐》几易其稿,还在做最后的打磨。“也许是因为我想得很多,小稿画得也多。而且这次好几幅作品都和后羿有关,如何拉开角度,画出和别人不同的东西也需要反复思量。”为了塑造理想的后羿形象,韩硕关于后羿射箭的姿态都反复研究调整。

  施大畏在此次创作中完成了《共工怒触不周山》和《鲧 》,身为工程组织者之一的他表示,“我觉得很欣慰,感恩伟大时代,让艺术家有机会在这个平台上发挥自己的能量,为平台留下精彩作品。创作工程也让每个艺术家都在更高层面上,思考如何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画创世神话画出生命的涌动

  “画中华创世神话,起初大家可能不太理解,渐渐地,大家的创作变成了一个自觉的过程。”在第一批50余幅主题画创作作品中,施大畏欣喜地看到,“每位艺术家的角度不一样,风格不一样,理解不一样,但大多让我看到了一种情感的流露。这是难能可贵的。”

  内蒙古画家海日汗画《龙狗槃瓠犬 》,采用了草原艺术特有的表现方式,让人感觉与天空的距离特别近。西藏画家巴玛扎西画《龙的变形》,则带有少数民族地区对于图腾的独到理解。田黎明画的《嫦娥奔月》,融入了印象派的元素,给人一种宇宙般的全新感受。李朝华画《天梯建木》,交出了两张截然不同的、完完整整的油画稿。以人物画见长的唐勇力这次画的《六畜兴旺》,以动物形象为主,很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纯净自然。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12-2025 肥城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3001042号-1鲁公网安备 37098302001085号
Top
81620538
81620538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