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 肥城网 > 故事百科 > 儿童故事 正文

7岁的中国的神话故事

作者: 时间:2022-05-19

  中国神话睡前故事在线读,学过的中国神话故事有哪些,晚安故事中国神话小故事精选,中国的神话有多少个,晚安故事中国神话故事推荐,中国的神话小故事著名的。

  一、幼儿神话小故事:中国神话故事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今天泗洪县石集镇这块地面处在大海边上。那时,天空有十二个太一陽一轮流照晒,地面上炎热难当,草木枯焦,而人们挥汗如雨,苦不堪言。

  当时,在东南方盱眙县的山上,有一位法力无边的大师,他有个高徒姓杨名晋,外号叫二郎神。这个二郎神决心捉拿太一陽一,为民除害。那十二个太一陽一,都不是二郎神的对手,吓得四处逃命,二郎神随后紧追不放。由于二郎神力大无穷,行走如飞,身后还带条“吠天犬”,因而他稍迈一步,便超到了太一陽一的前面,这样却反而捉不到太一陽一。他急中生智,顺手拔起一棵巨树作扁担,担起两座山继续追赶太一陽一。这样他的行走速度既不会落后太一陽一,也不会超过太一陽一,正好可以捉到。二郎担山赶太一陽一,一直赶到东海边,十二个太一陽一已被他摔死了十个,第十一个太一陽一吓得脸色苍白,一头钻进大海里。二郎神又回头捉住了最后一个太一陽一,正当他把太一陽一举起,要向山石上摔去时,猛听得空中一声断喝道:“弟子,不可造次,你意在救天下生灵,而你要把太一陽一全部摔死,人间岂不是漆黑一一团一吗?”二郎神停下手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师傅,想想师傅的话很有道理,便将最后一个太一陽一放了。

  从此,这个太一陽一早出晚归,有规律地照耀着世界。那个钻进大海中的太一陽一,再也不敢白天露面了,只有在夜里才敢出来窥视人间,于是它就变成了现在的月亮。当初它被二郎神吓得面色苍白,直到如今还没有变过来,所以月亮跟太一陽一不一样,一直放着白光。

  之后,二郎神把肩上担着的两座山放在了海边,这便是今天泗洪县石集镇境内的柳山和一毛一山;而现在一毛一山西南面的堰埂村附近,有一道长长的土岭子,将两座山连成一体,它便是二郎神担山用过的扁担。

  二郎何其神也

  在天界,玉皇大帝和王母一娘一娘一是最高统治者,他们膝下有九个仙姑。

  这里要说的是三仙姑,她平时就很羡慕凡间,于正月十六“扬州观灯”之庙会,偷偷地来到了人间。于“遇仙桥”遇到了杨举人(杨文举),两人一见钟情,定下了终身大事。婚配以后,两人一起过着甜蜜的幸福生活。一年之后,就生下了杨广道(二郎),不久又怀上了杨英。

  却说玉皇大帝听说三仙姑下凡,并与凡人杨文举婚配成亲,十分恼怒,因为三仙姑犯了天戒,感到有失天皇尊严。就立即派遣天兵天将,就将三仙姑迅速捉拿归天,押到了天牢。留到人间的二郎,只好与父亲一起生活。不觉就到了上学的年龄,进入了学堂。转自中国神话

  有一天,下着大雨,别家的孩子都有母亲去送伞接自己的孩子,二郎的父亲拿着伞去学堂接二郎时,二郎思忖:别家的孩子都是母亲来接,我的母亲哪里去了?就问父亲母亲的下落,父亲杨文举吞吞吐吐,不愿让孩子那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迟疑了很久。二郎说:“爹,今天你不说出我一娘一到哪里去了,孩儿就死在这里,不回家了!”杨文举不得不说出三仙姑与自己在这“遇仙桥”相遇、相识到成婚并被玉皇大帝捉回天宫时于这里相别(这里后改“别仙桥”)的经过。二郎听了,心情很是难过,又问:“我一娘一走时有没有留下什么重要信物?”杨文举从内一衣的兜里取出了三仙姑留下天书,上有一句:“广道如有见母意,东南角下有天梯。”

  二郎寻母心切,按天书上的一交一代,到了天宫,听说母亲还在天牢里,二郎就投靠了太白金星,进行修炼,不久,术数皆成,太白金星又送他一只“咬仙犬”,就去找到了玉皇大帝,大闹天宫,一逼一迫外祖父放出了母亲。母子相见后,拥抱,痛哭,相互道说别离之苦。

  以后三仙姑就生下了二郎的妹妹——杨英。

  在天宫,二郎的本事和大仙姑的儿子——孙悟空,不分高低,可相提并论。

  二、幼儿神话小故事:经典神话故事

  比翼双飞的画眉

  很久以前,在一个深山峡谷中,有一个美丽的山洞——清泉洞。这里林木葱郁,百花争艳;洞内则乳石高悬,白如玉石,细如笋尖。

  在这清泉洞东西两边的两个寨子里,有两个布依族青年,男的叫阿龙,女的叫阿美。幼年时,他们常来清泉洞边捡石头,烧石灰,给家中配制染布原料。冬去春来,天长日久,他们常常在洞外和河边相遇,岁月的甘露滋润了他们心中爱情的种子。

  转眼18年过去了。这一天,阿龙来到了洞边。红红的太阳正照亮洞口,映山红与朝霞交相辉映,那高悬的乳石倒映在清泉池里,轻轻地摇曳。看着这迷人的景色,阿龙想着就要见到阿美,禁不住内心的激动,亮开嗓子唱道:“清泉流水清又清,泉边常遇心中人。投石下水试深浅嘛,唱首山歌哟——盼回音。”

  热情奔放的歌声,引来了阿美热切盼望的回声:“清泉流水明又亮,泉边常遇心中郎。要知深浅就下水嘛,要想妹啊——当面讲。”

  情思绵绵的回声牵动着阿龙急步向前,顺音寻人,看到正是他心中的姑娘阿美。此时,阿龙多想把心中的情意向阿美诉说啊!好多的话儿,深长的情意这时都变成一首山歌:“山歌一首有回声,轻敲铜鼓有回音。今日洞边连情妹嘛,石板搭桥啊——万年春。”

  听到阿龙的山歌,早已满面绯红的阿美,又深情地回唱道:“泉水流出哗哗响,妹想那个真心郎。莫学高山荞子士嘛,撒了一半啊——又丢荒。”

  悠悠的布依山歌在山谷回旋,它震荡着山谷,引来无数金画眉在洞边歌唱,也震荡着青年人滚烫的心:“桃花开了十几遍,捡石捡了十几春;泉水长流情常在,捡了石头又捡心。”

  阿龙和阿美山盟海誓,在清泉洞边私下定了终身。

  但是,阿龙和阿美的事,被族长知道了。自古以来,布依青年,谈情说爱无阻拦,但男娶女嫁,都要由族里做主。私下定情是要被治罪的。族里的头人给他们的父母送过去了话:“阿龙、阿美私下约会,自定终身,是瞧不起族里的管事人,是违反族规的,如不制止,就要按族规办事,把他们捆住手脚,丢进黑龙潭……”

  阿龙和阿美的父母为了自己儿女免受族规的惩治,除了央告他们不要再幽会外,还不准他们再去捡石头了。但是,这两颗早已连在一起的心怎么能拆开呢?面对着族规的森严,阿龙和阿美毫不畏惧,他们借砍柴和打猪草的机会还是偷偷地在洞边幽会。为了躲避族规的惩罚,双方父母只好想了一个另外的办法:阿美家请媒人为阿美在百里之外的寨子找了一个小伙子;阿龙家也托媒人给阿龙找了个媳妇。双方都把婚期定在当年的“清明”节。

  时间一天天临近“清明”节了,山茶花、映山红比往年开得更艳。但是阿龙和阿美的心里越来越难过。就在清明节前夜,阿美从泪水打湿的枕头下拿出阿龙的腰带,阿龙带上阿美的手镯,各自从家里逃了出来。

  黎明,他们来到了清泉洞,撮土为香,磕拜天地。请古老的山洞给他们做媒,请洁白的乳石为他们作证。他们终成了百年之好。而此时,族长正带人对他们进行大肆搜捕。

  “在生不得同家住,死了也要一路埋。”为了忠贞的爱情,为了反抗族长的淫威,这一对在清泉洞边结识、定情、结婚的夫妻,手拉手,双双跳进了清泉池。

  他们忠贞不移的爱情感动了清泉洞里的洞神。洞神不忍让这对恩爱夫妻浸身寒水中当族长领着人败兴而归后,洞神用神力放干了清泉池水,又使他们慢慢地睁开了眼睛。

  看到他们醒来,洞神对他们说:“飞走吧,只有飞得远远的,才能得到幸福。”阿龙和阿美高兴地点点头,于是洞神仙手一指,这对情人就变成了一对美丽的金画眉,欢快地唱了几声,然后展翅飞向那光明和幸福的地方。

  三、幼儿神话小故事:著名神话故事

  有一次,大禹治理洪水,要打通辙辕山。离开家时,禹嘱咐妻子说:“你听到鼓声,再给我送饭。”

  到了工地上,禹就把自己变作一头熊,用嘴拱,用掌扒,奋不顾身地开山造河,不料一脚踩在一块石头上,石头跳起来,正好撞在身边悬着的鼓上,发出“咚”的响声。涂山氏听见鼓声,急忙提起饭篮子给丈夫送饭。当她一眼看见禹变成了一头熊,又是拱呀又是扒呀,又羞又怕,丢下饭篮子,转身就往回跑。化熊的禹一个心眼只顾开山,不知道妻子为什么跑,就在后面紧跟着追上去。妻子回头看见一头大熊追上来,跑得更快了。他们一直跑到嵩山脚下,还没等禹开口,涂山氏霎时变成了一块大石头。

  禹见妻子如此绝情,又急又气,就对石头喊道:“还我儿子!还我儿子!”

  他的喊声刚落,就见那石头朝北的一面裂开了,从里面生出个儿子来,名字叫“启”——“启”就是“裂开”的意思。从石头里出生的启果然不平凡,他后来做了夏朝开国的国君。

  《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引《淮南子》:“禹治洪水,通辕辕山(在今河南省偃师县东南),化为熊。谓涂山氏日:‘欲饷(要想送饭来。饷,用酒食款待),闻鼓声乃来。’禹跳(踏)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高山(又名嵩山,在河南省登封县北)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禹为了治水而化作熊,这种献身一精一神本该令人敬佩,可是妻子涂山氏却不能理解,羞愧而走,终于变成石头。

  四、幼儿神话小故事:其它神话故事

  黄帝在战胜蚩尤以后非常地高兴,于是命令手下的乐官演奏乐曲,让战士们随着音乐跳起雄壮威武的舞蹈,以此来庆祝自己的胜利。

  就在黄帝作乐庆功时,天上下来了一位神仙。她手里拿了两捆细丝。一捆颜色像金子一样灿烂,一捆颜色像白银一样耀眼。女子自称是蚕神,特地把一精一美的蚕丝献给黄帝。

  蚕神是一个美丽的女子,惟一让人觉得奇怪的是,她身上披着一张马皮。这马皮就好象长在她身上一样,而不是穿在身上,根本不能取下来。如果蚕神把马皮左右收拢一些,那么马皮就整个地将她包围,女子就会变成一条白色的虫,长着马一样的头,人们称为蚕。

  黄帝觉得很奇怪,谢过了蚕神的礼物,就询问她的情况。

  蚕神说,她住在北方的荒野,那里有三棵高达百丈、并列生长、只有主干没有枝桠的大桑树。她常常半跪着爬在一棵树上,以桑叶为食,不分昼夜地从嘴里吐出闪光的丝。用这些丝就能织成美丽的丝绸。她住的荒野因此叫做欧丝之野。

  黄帝听了大为赞赏,就让蚕神教导妇女缫丝纺绸。黄帝的妻子嫘祖也亲自培育蚕宝宝。百姓纷纷效仿,蚕大量孳生繁衍。从此,中华大地上就有了美丽的丝织品。

  关于蚕神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

  远古的时候,有一户人家,父女二人相依为命。不幸父亲被另一个部落掠去了,一去就是几年,音信皆无。

  家中只剩下女儿和由她喂养的一匹公马。姑一娘一一个人生活很孤独,非常想念父亲,就跟马开玩笑说:“马啊,你如果能把我阿爸接回来,我就嫁给你。”

  马听了姑一娘一的话,便挣脱了缰绳从家中跑出去,一直跑到她父亲那里。

  父亲看见自己的马来了,知道是接他来的,又惊又喜,便翻身上马,飞快地跑回到家中。

  父亲回到家中,又跟女儿一团一聚了。为了感谢马的忠诚,父亲就拿来好草好料喂它,可是那马一口也不吃。可是,每当看见姑一娘一从院门进出,那匹马却是神情异常,又踢又叫,像要捕捉她似的。

  父亲觉得很奇怪,就私下问女儿是怎么回事,女儿只好老老实实把跟马开玩笑的话告诉了父亲。

  父亲皱起眉头说;“这太丢人了!你千万不要说出去,这几天也不要出大门。”

  父亲虽然一爱一马。但也决不肯让马来做女婿,于是便用暗箭把马射死了,将剥下的马皮晒在院子里。

  一天,父亲出门去了,姑一娘一同邻家的孩子在院中玩耍。她一见马皮心里就生气,便一边用脚踢一边说:“你这畜牲,还想讨人做媳妇吗?给你剥了皮,活该!活该!”

  姑一娘一的话音未落,就见那马皮倏地从地上掀起来,卷起姑一娘一就飞走了,倾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邻家的孩子们见这情景,又惊又怕,一时不知所措,只好等她父亲回来告诉他。

  父亲听了邻家孩子的话,急忙到各处去寻找,可是全无踪影。又过了几天,才在一棵大树的枝叶间,发现了全身包裹一着马皮的女儿,她已经变成了一条蚕,正在吐丝作茧。她作的茧,又厚又大,跟普通的茧不一样。

  妇女们便将这蚕从树上取下来饲养着,得到了好几倍的收成。于是人们就将这棵树叫“桑”,“桑”就是“丧”,意思是树上丧失了年轻姑一娘一的生命。从此人们开始养蚕缫(sāo一騷一)丝,织成华美的衣物,享受蚕女赐给的幸福。

  传说四川有的地方,寺庙的墙壁上画着“蚕马”,图像上画一个玉女,披一张马皮,管这叫“马头姑一娘一”,人们向她祈求蚕桑的丰收。

  这篇神话据《搜神记》中有关材料及传说编写。蚕的头的确有些像马的头,自古以来养蚕缫丝的繁重工作都是由女人承担,于是人们幻想出年轻的姑一娘一献出了生命变成马头蚕,为人类吐丝造福的故事。这也是推原一性一质的神话,解释给人类带来衣帛之物的蚕,最初是从哪儿来的。

  五、推荐阅读

  幼儿小故事推荐:二年级小故事,历史小故事,幼儿神话故事,365夜小故事,幼儿童谣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12-2025 肥城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3001042号-1鲁公网安备 37098302001085号
Top
81620538
81620538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