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神话传说和来历
中国的神话小故事主要有,五年级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国的神话故事包括哪些内容,睡前故事中国神话传说在线,中国的神话精选600字。
一、幼儿神话小故事:中国神话故事
传说,西周时期,有个穆王,姓姬名满。他和其他古代帝王一样,在位时都是定期到全国各地“巡狩”!视察一番。他周游天下,极为一浪一漫,亦真亦幻,极富传奇色彩。据说,他有八匹骏马,名字很古怪,叫做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骅骝、绿耳。他还养了六条凶猛的狗,名字也很稀奇,有重工、彻山等。巡狩期间,他带着四个著名的御者,整天驾着车,带着狗,一会儿射鸟,一会儿猎兽,一会儿钓鱼,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穆天子传》记述了周穆王的一次有趣的西巡。那是穆王十三年,他亲率七萃之士,驾八骏之乘,以柏天为先导,造父为御者,长驱万里,开始了以开拓北方和西方为目的的西巡。一路上,他经历了许多稀奇古怪、妙趣横生的人和事。他喜好打猎,在渗泽地方,他不但猎到了许多獐狍野鹿,还捕获了纯白色的银狐和纯黑色一毛一的貉;在一陽一纡山下,为了祭奠水神河伯,他把珍贵的碧玉和猪、马、牛、羊沉入黄河,表示虔诚。上了昆仑山,他观览了黄帝当年住过的宫殿,还给雷神丰一隆的墓培了土;在舂山,他观赏了许多珍禽怪兽:赤豹、白虎、熊罴,还有能用巨爪掀起犬羊的猛禽。继续西行,他到了赤乌国,据说这里出美人,长得如花似玉,貌似天仙。赤乌国王献给他两个美一女,穆王大为高兴,立即把她俩封为嬖人。到了群玉山,真是目不暇接,遍地宝玉。他下令在这停留四天,叫大家都去采玉;最后到了帕米尔!!西王母一之邦,会见了西王母。西王母是天下少有的大美人。
周穆王为了见她,特地选了个甲子吉日,并带上了奇珍异宝作为礼物:白色的圭、黑色的璧、一百匹锦缎、三百匹白绸。西王母愉快地接受了他的礼物,并把他当成最尊贵的客人。第二天,周穆王大摆宴席,请西王母一道饮酒行乐。穆天子设宴的瑶池,如同仙境,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假山喷泉,奇花异草,处处令人留连忘返。周穆王和西王母沉浸其中,欢一愉无比,他们一忽儿刻石纪功,一忽儿植树留念,缠缠一绵绵,卿卿我我,如同一对初恋情一人。
不料,国内来人传报徐偃王叛乱,于是,周穆王不得不告别西王母,御驾东征。在告别的宴会上,两位相见恨晚的国君,一唱一和,以诗来互相抒发依依惜别的情感。西王母先赋诗一首: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意思就是:白云在天空中飘荡,哪一座山啊都不是它停留的地方!重重的山啊路途遥远,道道的水啊艰险漫长,它们把我们阻隔两地!啊,假如你平平安安度过了难关,你还愿不愿意再回到我的身旁?表达了她对周穆王的惜别与期望。周穆王马上答诗一首,说: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意思是说:我不得不回到我东方的国土,我一定能联合起各地的诸侯!平定叛乱,我要尽快地解救百姓的苦难,为了见到你,我再旋风一般回头!我向你保证,最多三年,三年一到,我就会再跨进你的国都!
西王母听到穆王这样坚定、深情的回答,又高声吟道: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乌鹊与处。嘉命不迁,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将去子?吹笙鼓簧,中心翱翔,世民之子,惟天之望。这首长诗的意思,翻译成现代诗则是:啊,不!你长途跋涉来到我这遥远的西方,可我这里是这样的简陋、荒凉!只有鹊儿鸟儿叽叽喳喳地同我住在一起,而凶猛的虎豹在我们四周游逛。只要你美好的誓言不再改变,我也永远是你贴心的娇一娘一。啊,那是一些什么样的百姓啊,竟使你忍心离我去为他们奔忙?这管弦笙歌吹唱的是我的愁苦,我的心早已悬在半空飘飘荡荡!啊,你这个一爱一民如子的君主啊!我只有遥望着长空把你怀想……他们就这样地唱和着,缠一绵悱恻,直到离别。后来,周穆王平定了叛乱,并没有再如约西行,而是西王母在四年之后东来,朝见了周穆王。作为国宾,周穆王把她安排到昭宫下榻,好生招待了一番。
这段颇为一浪一漫的两国君主之恋,被后世传为佳话。但是,对于这段离奇的故事,竟有人进行考证和推测,认为是实有其事,倒给人们增加了新的谜一团一。
二、幼儿神话小故事:经典神话故事
神奇的桦皮篓
很久以前,在我国东北地区有一个十来户人家的小屯子,住着一些以打猎为生的人们。他们每次打猎回来,都把采到的山货和打到的猎物交给屯子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部落长,由她再把这些东西平分给大家。他们和和气气地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
可是好景不长。有一年,一个领兵的官人看中了这个地方,硬是把小屯给霸占了。从此,屯里的人都被迫为官人干活。人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困难,而那个官人却又买地又建房,天天酒肉筵席。
一天,屯子中有哥儿俩上山去给官人打猎。到太阳快下山时,哥儿俩坐在一棵大树下,掏出干粮刚要吃,见林子里走来了一位白胡子老人。老人背一个破旧的桦皮篓,穿戴破烂,冻得浑身发抖,来到哥儿俩跟前就倒下了。哥儿俩赶忙上前边喊边给老人揉心口。过了一会儿,老人好不容易醒了过来,吃力地睁开眼睛说:“好心的孩子,我三天三夜没有吃东西了,你们把我救过来,没有东西吃,我还是会被冻死饿死啊。”
小哥儿俩二话没说,脱下身上的衣服,给老人披在身上,接着又把干粮送到老人的手上。老人也不客气,他饿极了,几口就把干粮吃完了。
第二天,哥儿俩上山打猎时又碰上了那位老人。老人见到他们说:“孩子,救人救到底,行点好,再给我一口吃的吧!”哥儿俩又把干粮给老人吃了。然后他又盯着哥儿俩肩上的抱子和野鸡说:“孩子,我的饭量大,你们再给我点抱子肉吃吧。”哥儿俩一听,马上说:“这可不行,我们是给官人老爷打猎,交不上猎物是要挨鞭子的。”但他们经不住老人的苦苦哀求,就把猎物分给了老人一半。结果,回去挨了一顿鞭子。
就这样,每天他们都遇到老人,都把干粮分给他吃。到了第九天,老人解下背上的桦皮篓说:“好心的孩子,我该走了。没啥报答你们的,把这个小篓留给你们,以后或许会有点用处。”说完老人就不见了。
小哥儿俩从山上回到家里,发现米柜里连一粒米也没有了,只有饿着肚子躺下睡觉了。
可是第二天早上,他们还没有起来就闻到一股香喷喷的饭味,起来一掀锅,发现锅里热气腾腾又是饭又是糕,他们高兴极了,美美地吃了一顿。从那以后,他们家的锅里天天有饭有糕,可就是不知道从哪里来的。
为了探明原因,这一天,哥儿俩没有走远,见家里烟囱又冒烟了,就悄悄地溜回家里,躲在窗外偷偷地往里看,却看到了让他们惊呆了的情景。原来屋里有三个仙女一般漂亮的姑娘在做饭。饭好了以后,她们便化成三股青烟钻进了墙上的桦皮篓里。哥儿俩这才明白,原来白胡子老人送给他们的桦皮篓原来是个宝贝。
哥哥对弟弟说:“兄弟呀,咱俩的日子是好过了,不愁吃不愁穿,可乡亲们还照样穷哇!咱们何不祷告桦皮篓让大家都有饭吃呢!”弟弟非常同意,于是,哥儿俩就跪在桦皮篓下边诚心诚意地祷告心里的愿望,让全屯的穷人都能吃饱饭。
说来也真怪,第二天,屯里每一家的锅里都有了饭有了糕。大家又惊又喜,说不清是怎么回事,那位德高望重的部落长老额娘知道事情的底细:她告诉人们,你们都应该感谢那小哥儿俩,是他们做了好事,感动了神。
但这事不久就传到了官人老爷的耳朵里了。于是他领着人来到了小哥儿俩的破草房。官人假惺惺地说:“今天我要宴请你们哥俩,你们为我得了宝贝,该受赏哩!”
小哥儿俩一听,脸都气青了,他们心里明日,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呐!可是又惹不起官人老爷,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桦皮篓被抢走了。
官人把抢去的桦皮篓供奉在大堂上,一边叩头,一边喜眉笑眼地喊:“桦皮篓,桦皮篓,我不要肉不要酒,专要金银四大篓。”不大一会儿,四篓金晃晃、亮灿灿的金银真的出现在官人的眼前了。
贪婪的官人乐坏了,他围着四篓金银直转磨儿。这时,他心中又生出了一个邪念,嘴里高声唱道:“桦皮篓,桦皮篓,三个姑娘归我有,荣华富贵过长久。”
他的话音刚落,突然从桦皮篓里窜出三条红色的火蛇,冲着官人的脑袋扑去,转眼大火烧红了半边天,官人被活活地烧死了,他的家产也被烧得片瓦无存,只有那个桦皮篓和四篓金银纹丝未动,小哥儿俩把金银分给乡亲,人们从此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三、幼儿神话小故事:著名神话故事
禹晚年到南方巡视,走到会稽(今浙一江一绍兴),生病死了,他的臣子们便把他埋葬在那里。据说会稽山上有一个很大的孔一穴一,民间称为“禹一穴一”,禹的坟墓就在那里面。汉代大历史家和文学家司马迁,青年时代就对禹王的遗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自己20岁时曾到一江一淮漫游,上会稽,探禹一穴一。传说禹的坟墓周围,常有鸟雀来为他耘草,春天把干枯的草根拔掉,秋天啄去芜秽的东西。这些鸟雀有大有小,来去成行。当地的官员禁止人们伤害它们,若是谁违犯了禁令,定要受到惩罚。
也有的说,青蛉县(治所在今云南大姚县)也有禹一穴一,一穴一内有金马驹、碧玉鸡,时而闪闪发光,人们都能看见。
至于禹庙,很多地方都有,最有名的要算会稽禹庙了。它建在会稽山下,庙内有涂山神姑像,用珍珠穿起来做帐子,还有铁拖鞋,石船,看来别的庙是比不上的。关于会稽禹庙,还有一段梅梁龙斗的传说。据说庙中的梅梁,是用大梅山所产的梅树做的。唐代大画家张僧繇曾在梅梁上面一条龙,一天夜间下起大雨,这条龙便从梅梁上活了起来,腾跃而起,飞出庙外,到镜湖中跟一条龙角斗,第二天人们看见梅梁上水一淋一淋的,上面还挂着水草,都很惊讶。于是便用铁索把画龙的梅梁锁在柱子上了。
在安徽省怀远县东南,还有一个禹会村,就在涂山的前面,传说是大禹跟涂山氏女会面结婚的地方。宋代大文豪苏轼有一首《濠州涂山》诗,其诗云:
川锁支祁水尚浑,地埋汪罔骨犹存;
樵苏已入黄熊庙,乌鹊犹朝禹会村。
这四句诗分述四样事,都是关于鲧、禹的神话。第一句说禹擒水怪无支祁的事;第二句说禹诛防风氏的事;第三句说鲧化作黄熊沉入羽渊的事;第四句说禹娶了涂山女,后来又分离,好像牛郎织女。
这篇中国神话故事,据《史记·太史公自序》、《水经注》、《凤一陽一府志》等书中有关材料编写。这许许多多有关禹的遗迹和传说,表达了后人对这位治水英雄的怀念和崇敬。
四、幼儿神话小故事:其它神话故事
铁拐李行医收徒
传说有一天,铁拐李变做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翁,到一个镇上行医施药。找他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因为他总是药到病除。人们于是都称他为白发神医。
这件事一来二去传到了镇长的耳朵里。他是个很有心的人,心想这白发老翁肯定不是个凡人,于是,他准备了酒果等礼物,去拜见这位神秘而又医道高超的白发老人。白发老人见镇长带着礼物来了,倒也不客气,便收下礼物,请他到堂中相会。
镇长只见眼前亭台楼阁,瑶草琼花,别有一番神仙境界。来到厅内,更是玉堂金室,幽廊曲径,使人目不暇接。老翁马上命人摆上美酒佳肴,与他开怀畅饮。
镇长哪里见过这样的饮食,琼浆玉液,令人欢而不醉,海味山珍,使人饱而不腻。酒宴之后,老翁送他出来,悄声地对他说:“来此之事,只可你知,我知,不要对别人乱讲。”镇长一听,马上连连点头,唯唯答应。
过了些日子,白发老翁来到镇长家里,对他说:“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本是仙人,以济世救人为己任,我在这儿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要回去了。楼下还剩下一些酒,你去命人把那酒拿上来,我今天在这里和你饮酒话别。至于何时能再见面,那就不好说了。”
于是,镇长派手下人去下楼取酒坛子,可是,去了十几个人也没有搬动那个酒坛子。于是,老翁笑着走下楼去。来到酒坛前,只用一个手指头就把酒坛提到了楼上。那个酒坛看上去很小,好像装不下多少酒,可是两个人从早晨喝到中午,又从中午喝到晚上,一整天也没有喝光。
席间,老翁问镇长:“你愿意跟我走吗?”镇长说:“我很想修道,就是担心家里人离不开。”老翁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折了一根青竹竿,比了比镇长的身高,让他拿回家挂在后院。
第二天清早,家里人发现镇长在后院上吊死去了,于是赶紧料理后事,把他埋葬了。其实,镇长就站在那里,看家里人忙前忙后,可是别人谁也看不见他。
然后,镇长跟随老翁走进深山密林之中。山中有一群猛虎,老翁就命他和那些老虎生活在一起。镇长也不害怕,白天在虎群中出出进进,夜晚就和老虎睡在一起。
后来,老翁让镇长自己住在一间大房子里,上面用朽烂的绳索吊着一块万斤重的大石头,一会儿又进来几只猛虎,争着去咬那朽烂的绳索。可是,镇长面对危险,若无其事,安然不动。
经过这样的种种考验,老翁最后对他说:“你是个可教之人。”
从此,镇长跟着老翁安心修道。过了些日子,他有些想家了,老翁马上知道了他的心思,就交给他一根竹杖,对他说:“你骑上它,想到什么地方去就可以到什么地方去。到达后要把它投进湖中去。”老翁说着又给他画了一道符,对他说:“你拿上它,路上就可以驱鬼抑神了。”
于是镇长骑上竹杖,转眼就到了家。他自以为离家不过十几天,其实已经十几年了。他遵照老翁的话,把竹杖投入湖中,竹杖入水后立即化作一条蛟龙,向远处游去了。
从此以后,镇长就留在家乡,给人们医治百病,消灾解难。无论什么样的疑难杂症,他都能手到病除。
他家乡的人们都知道他学到了真本领,无论有什么大事小情,都要向池来请教。他更是有求必应,为人们排忧解难。
有一个年轻人看到他有功夫,便随他学道。九月初的一天,镇长突然对徒弟说:“九月九日这天,你家有大难。不过,这难依我之法可以避过。你赶紧回家,让家里人每人都缝一个小锦囊,在里面装上茱萸,系在胳膊上,然后离开家,登上高处,在那里喝菊花酒,就可以免去这场灾了。”
到了九月九日这天,徒弟便按照镇长的嘱咐,率领全家人带上茱萸锦囊,登上他家后面的一座小山,在那里开怀畅饮菊花酒,他们从早晨一直喝到傍晚。
晚上,他们到家推开门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只见家里的牛羊鸡狗一个没剩全都死光了。
由此,人们便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登高佩茱萸、饮菊酒以避灾躲难。
五、推荐阅读
幼儿小故事推荐:短篇小故事,唐诗宋词,幼儿儿歌,儿歌大全,短篇小故事,历史小故事大全
随便看看: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