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 肥城网 > 故事百科 > 儿童故事 正文

中国神话小故事中喜欢哪些人物

作者: 时间:2022-05-19

  中国的神话精选400字,中国神话儿童故事200字,幼儿故事中国神话推荐,中国神话小故事简短3个故事,六年级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国的神话中篇故事。

  一、幼儿神话小故事:中国神话故事

  五月五挂艾篙

  很久很久以前,住在天上的一位神仙来到了人间,要看看人们日子过得如何。

  神仙把自己打扮成一个过路的人,怀里揣着水、火和电三个神力无边的神瓶走进河边的一个小村子,来到一对年轻夫妇的家里。

  他推开大门,见这家的男人已经喝醉了,正歪在床上打着呼噜,女的正坐在炕上喝着香茶。旁边,狗食槽子里装着大块大块的熟肉。他家的小孩则坐在用最好的白面烙成的大面饼上玩耍着。

  神仙走上前去,鞠了一个躬,对那个女人说:“你的面容胜过天上的月亮,心肠像滋润万物的雨露。请送给饥饿的行人一点食物,好充一充饥腹,继续赶路。”

  那女人发出一阵冷笑,说出一番尖刻的话语来:“狗吃了我的食物会替我看门,鸡吃了我的东西会给我下蛋。你吃了我的粮食对我有何用,远点躲着吧,我不愿意看见你肮脏的脸。”

  说完,那女人便让她家的大狗向神仙扑去。

  神仙气坏了,决定给这个既吝啬又狠毒的女人点颜色看看。于是他用手轻轻朝那条大狗一点,那刚要扑来的狗便被定在墙上了。

  那女人看见自己家的狗被定在那里,心中十分纳闷,也十分惊恐。接着,她又看到墙壁上显出四行白字来:“五月初五,天火呼呼,大火过后,此村焦土。”

  那女人吓得魂儿都没了,她心中暗想,这会是个什么人呢?墙上的字是什么意思呢?她想回身去问一问,但等她转过身来,那人早已不见了。

  村里有人看到一个衣衫滥褛的过路人来到了她家,但却没有见他出来,便赶来问是怎么回事。那个女人无奈,便把在她家里发生的事告诉了村里人。

  于是,这事便在村里传开了,大家都埋怨那个女人太不懂情理,他们都非常害怕。刚到四月末五月初,全村人都纷纷收拾好东西准备四处逃命。

  五月五日那天的一大早,神仙又装扮成一个过路人来了。他怀里仍揣着水、火和电三个神瓶。他准备将瓶子里的神火倒出来将这个村子烧掉。

  这时,神仙看到有一位老太太和一大一小两个孩子正要过河去。只见老太太背着大孩子,领着那个小孩,过河时非常艰难。神仙觉得奇怪,她为什么背着大的而领着小的呢?便迎着老太太喊道:“身背大孩领小孩,几时才能到对岸?若想快些过河去,应背小孩领大孩。”

  但老太太并不答话,只管弓着身低着头,艰难地一步步地涉水渡河。直到来到对岸,她才把孩子放在地上叹了一口气说道:“一人不善众遭难,天火今日烧俺庄。带着孩子来逃命,路遇大孩失爹娘。孩子离娘多凄苦,不能让他遭祸殃。亲生儿子不当紧,领着过河理应当。”

  神仙看看面前的老太太和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再摸摸自己怀里的火瓶,便有些为难了。这位老大大这么善良,怎么能烧她家的房子呢?

  神仙想来想去,踌躇再三,最后对老太太说:“带着孩子快回庄,艾篙一束绸一方,红绸绑艾闩门上,你家可以免灾殃。”

  老太太一听,眼睛马上亮了起来,知道是遇见了神仙。这时,突然刮起了一阵风,把老太太和两个孩子送回了村里。

  可是,老太太想的不仅是自己的家,而是整个村庄。她一回村,就去割艾篙、找红绸,把家家户户的门前都用艾篙和红绸做上了标记,连村头那个得罪了神仙的那个很坏的女人家也给挂上了。

  午时三刻,无数个小火球向村子里落了下来。可是,村子里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艾篙和红绸,天火不灵了。那些小火球就都汇成一个大火球,向天上飞去。

  村子里的房子一幢也没烧掉,人们都非常感谢那位好心肠的老太太。那个得罪了神仙的女人也从此学好了,人们又过上了太平的日子。

  二、幼儿神话小故事:经典神话故事

  歹毒的二娘

  古时候,有两位娘娘同时生了男孩。大娘生的叫阿玉,二娘生的叫阿金。

  没过多久,皇帝就去世了。那时朝廷有个规定,皇位要由长子来继承。可是,阿玉和阿金是同一时刻出生的,到底谁是老大呢?

  大臣们都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这时,二娘想出了个主意说:“把两个孩子放到秤上称一称,重的算老大。”大娘觉得有道理,就同意了。其实二娘是别有用心,过秤前,她悄悄地把铜钱放到了阿金的尿布里。

  谁知一过秤阿玉还是比阿金重一斤,这样,阿玉便做了皇帝。

  二娘看到自己的计谋没得逞,就把希望寄托在培养阿金读书上,指望他将来学问超过阿玉,到那时就可以把阿玉一脚踢下皇位。但是,二娘等了几年,就等急了,她暗下决心,非要尽快把阿玉除掉不可。

  有一天,二娘做了两块糯米糕,一块里面放了毒药,一块里面没有。她把有毒的一块给了阿玉,另一块给了阿金。谁想阿玉把那块糯米糕放在了板凳上,一条狗把糕抢去吃了,马上就被毒死了。

  随后,二娘又好几次下毒手,但都没能把阿玉害死。最后,她用金钱买通朝里的大臣把权夺了过来,并把阿玉和他的母亲赶出了皇宫、她让阿金当了皇帝,而实际上,大权却掌握在她的手中。

  阿玉和他的母亲被赶出皇宫以后,便流浪到了一个叫瓦窑寨的地方,制瓦谋生,艰难度日。

  后来,阿玉娶了当地的一位农家姑娘。一家三口自食其力,生活虽然清苦些,但却非常幸福。过了几年,独揽大权的二娘知道了阿玉他们的下落,便派人带圣旨来对阿玉说:“前方发生了战争,皇帝要你去打仗,要你的母亲和妻子到宫中去生活。要是你不服从命令,以后就再也不许在这里做瓦。”

  阿玉一时没有办法,只得暂时遵命,动身去前线打仗了。

  在从军途中,一天,阿玉借住在一座破庙里。晚上他在梦中见有位白发老者来到他的面前,对他说:“明早你起来就去翻房头的那块大石头,石头底下有什么,你都将它随身带走。”第二天,阿玉早早起来就去翻那块大石头,发现了一把闪闪发光的宝剑。于是他带上宝剑继续前进。

  来到一个三岔路口,他不知该往哪个方向走,看到路边正有一位老人在休息,他便走过去向老人请教。那位老人告诉他:“走下边路远,但保险;走上边路近,但有一条大蟒经常盘踞在路边,专门捕人吃。”

  接着,老人就不见了。阿玉想,不如走上边的路,除掉这个祸害,于是就朝上边的路走去。来到半山腰,阿玉有点累,就坐到一块大石头上休息,不料刚坐下,那石头马上变成了一匹飞龙马,带着他腾空飞去。

  这时,白云深处有一个声音说:“年经人,你不要怕,这是神仙送给你的龙马,它会帮助你去打胜仗。”

  阿玉骑着飞龙马,举着宝剑来到战场匕,只用几个回合,便把敌人全部消灭了。

  阿玉打完仗,领兵返回到宫中。他二娘听说后,又悔又怕,不敢活着见他。但这个女人心肠歹毒,临死还想害人,她对儿子阿金说:“我死以后,要变成天马吃庄稼,每年六月六这天,你做些小旗子沾上鸡血或猪血插到你的庄稼地里做标记,我就不吃你的庄稼。”说完就上吊死了。

  不久,阿玉回到了宫中,一心帮助弟弟阿金治理国家。他们齐心协力,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老百姓的日子非常好。可是第二年,天马来吃庄稼了。于是,阿金说出了以前的事情清,大家便用沾血的旗保住了庄稼。

  三、幼儿神话小故事:著名神话故事

  大禹治水时,还曾到各地去求访贤人。东面,他到过东海上长着几千丈高扶桑的地方。每天早晨,太一陽一从那里出来,照耀着各处的渡口,广阔的原野,参天的古木,高一耸的山峰,以及飞鸟栖息的幽谷。那儿有个奇异的国家,叫黑齿国,人的牙齿都是黑的,传说是帝俊的后代,拿稻谷做粮食,随身带着两条蛇,一条青蛇一条赤蛇。南面,他到过一交一趾地方,那儿有红色的粟米、黑色的漆树,一江一河湖海里的水终日沸沸腾腾。九一陽一山下,有个羽民国,传说这里的人都是一卵一生的,长着鸟的嘴壳,红眼睛,白脑袋,身上有翅膀,能飞,可是飞不远。还有个一裸一民国,人人赤身一裸一体,一丝不挂;传说禹到这个国家,脱了衣服进去,出来再穿上衣服,为的尊重其国的风俗。还有个不死国也在这里,国中有座圆丘山,山上生有不死树,也叫甘木,山下有个赤泉。人们吃了甘木的果实,喝了赤泉的水,便会不老不死。西面,他到过三危国,国内有三座高山,山上有三只青鸟在那儿筑巢,这三青鸟就是替西王母服役的神鸟。不远处就是巫山,那里的人不食五谷,只靠饮露水吸空气就能活着。

  还有一座积金山,山上的人都是一只手臂,头上长着三张脸,据说是颛顼的后代。北面,禹到过令正国,那里一年四季一陰一暗少日。还到过人面兽身的犬戎国,身躯高大的夸父国,以及海神禺强居住的地方……

  禹走了这么多地方,一点也不懈怠,只是心里挂念着百姓,弄得自己又黑又瘦,五脏生病,七窍不通,走路右脚越不过左脚,真可谓辛苦到极点了。

  本篇据《吕氏春秋·求人篇》等书中有关材料编写。禹一面治水,一面求贤,以为辅佐。他拖着半身不遂的身躯,迈着后脚不过前脚的“禹步”,遍访天下四方,据说终于访到了皋陶、伯益等五位大贤,帮助他治理国家。

  四、幼儿神话小故事:其它神话故事

  嫦娥奔月以后,羿的心情很灰颓。他每天带着家丁外出打猎,回到家中便借酒浇愁,还时常发脾气,家丁们都很怕他。

  家丁中有个叫逢蒙的年轻人。勇敢机灵,做事勤快,箭射得很好,羿挺喜欢他。为了使自己射箭的技巧不致失传,羿就收逢蒙做了徒弟。

  开始的时候,羿对逢蒙说:“你要学射箭,要先练不眨眼睛。去吧,把这本领练好了再来见我。”逢蒙便回到家中,躺在妻子的织布机旁,从早到晚用眼睛看那上下跳动的梭子,梭子动而眼睛不动。这样经过了两年时间,就是谁用锥子尖去一逼一近他的眼睛,他也一眨不眨了。逢蒙于是把这成绩告诉老师。羿说:“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还要学会看东西,要能够把小东西看成大东西,把不显眼的东西看成显眼的东西。去吧,到那时候再来告诉我。”逢蒙回到家中,找了一根牦牛尾巴上的长一毛一,拴上一个虱子,把它悬在南面的窗前,每天蹬着眼睛看。过了十多天,他眼中的虱子一天天变大了;三年以后,那虱子看上去就像车轮子一般。再看看别的东西,简直都成了大山小山了。逢蒙便高兴地跑去把这奇迹告诉老师,羿听了点点头说:“你现在可以学射箭了!”于是把自己的全部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这个勤奋刻苦的弟子。

  逢蒙射箭的技术日臻完美,天下闻名。人们每当谈起射箭的事情,总是把他跟羿相提并论。羿也为有这样一个青出于蓝的弟子而感到自豪。可是气量狭小的逢蒙却不喜欢有个本领比自己高强的老师。有一次师徒二人走在路上,正巧天上有一群大雁迎面飞来。逢蒙心想,何不显示显示自己的箭法?于是他连发三箭,有三只大雁应声坠地,箭箭都射中了雁的头部。羿看到这情景非常高兴,也顺手从袋中取出三支箭,朝天空中那些惊叫四散的雁射去。三支箭也射下了三只雁,不但射中了头部,而且都从眼睛穿过。逢蒙这才知道,羿的箭法比自己高明得多。他那狭小自私的心胸对羿更加忌妒了,不禁萌生出一个罪恶的念头。

  一天傍晚,羿骑着马打猎归来。路上,忽见树林中有个人影一闪,接着“嗖”地飞出一支冷箭。羿手疾眼快,急忙拈弓搭箭,一箭射去,正好和那冷箭在空中相撞,迸出几点火星,坠一落到地上。紧跟着又是一支冷箭,照样被羿射中,发出几点火星,坠一落到地上。从林中一连射一出九支冷箭,都被羿一一射下来。这时羿才看清,向他放暗箭的,原来是他悉心教诲的弟子逢蒙。

  羿心里明白,逢蒙今天要置自己于死地。他的箭已经用完了,却见逢蒙又搭上一支箭,正瞄准着他的咽喉。可是羿并不惊慌,也不故意躲闪。那箭流星般飞来,正射中羿的嘴,他从马上滚落下来。

  逢蒙见羿已死,慢慢走过来,想瞧瞧他临死时是什么样子。可是刚走到跟前,见羿突然睁开眼睛,倏地翻身坐起,差点儿把他吓死。

  “你白跟我学了这么久。难道连书上写的‘啮镞法’(用牙齿把箭头叼一住)都忘了吗?学好了再来跟我比试吧!”羿吐出口中的箭镞,苦笑着说。

  “先生,我不过跟您开个玩笑,饶恕我……”逢蒙跪在羿的面前哀求道。

  打这以后,逢蒙表面上对师傅很恭顺,可是内心更加忌恨了。羿是个善良宽厚的人,以为逢蒙已经改恶向善,外出时仍然叫他跟在身边,并未提防。一天,羿正在密林中全神贯注地射猎时,逢蒙突然一操一起预先准备好的桃木棍,朝着他的脑后重重一击。羿那高大的身躯晃动了一下,便像小山似的倒下去了。这位为民造福的英雄,终于死在了自己弟子的手下。

  《孟子·离娄下》:“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唯羿愈(胜,超过)己,于是杀羿。”看来羿确实是被逢蒙杀死了,用的是桃木大棒,动机是出于忌妒。一位曾经射下九个大一陽一的英雄,竟是这样一个悲剧一性一的收场。至于逢蒙当初如何向羿学射,古书中未见记载,本篇移用了《列子·汤问》中纪昌学射的一段故事。

  五、推荐阅读

  幼儿小故事推荐:幼儿历史故事,365夜小故事大全,哲学小故事,幼儿英语故事,礼仪小故事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12-2025 肥城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3001042号-1鲁公网安备 37098302001085号
Top
81620538
81620538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