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 肥城网 > 故事百科 > 儿童故事 正文

中国代表作神话故事介绍

作者: 时间:2022-05-19

  中国的神话小故事简短的3篇,中国的神话350字,中国神话晚安故事200字,中国神话里有哪些故事,中国神话推荐六年级。

  一、幼儿神话小故事:中国神话故事

  羿一连射下了9个太一陽一,得罪了天帝,不能返回天庭了,内心无比悲伤。更令他内疚的是连累了一爱一妻嫦娥。嫦娥本是天上的神女,没想到也跟着流落到人间,过着平凡的生活。天上的神是永远不死的,地上的人则总有一天要死去,死后到地下的幽都里跟那些黑色的鬼魂住在一起,过那种一陰一暗惨淡的日子,那才是真正可怕的,也是可耻的。羿每当想到这些,心中便充满了恐惧,对妻子的埋怨和责怪也就可以谅解了。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才能使他们夫妻长生不老呢?如果永远不老不死,一爱一情还是可以恢复的。

  羿忽然想起,听人说,在西方的昆仑山上住着一个神,名叫西王母,有不死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他决心不顾路途的遥远和艰险,去向西王母求药。

  这西王母,原是一个长着豹子尾巴、老虎的牙齿、头发乱蓬蓬的、头上戴着一只玉胜(装饰物)、善于长啸的怪神,住在昆仑山的一个岩洞里,有三只青鸟来为她供给食物和传递信件。昆仑山被称为“帝之下都”,也就是天帝在人间的宫殿。西王母能够住在这里,可见是一位女天神,而且据说是掌管人间生死病老的神,所以人们传说她那里有不死药,是合乎逻辑的。更何况还有的书上说,昆仑山上有一棵不死树,吃了不死树上结的果子就可以永远不死。西王母的不死药,就是用这树上的果子炼成的。但是你不要以为这种果子很容易得到,不死树几千年才开一次花,几千年才能结成果,再经过几千年才能炼成不死药。所以这不死药是非常稀少而珍贵的。

  至于通往昆仑山的路途,不但极为遥远,而且充满了艰险,一般的凡人是无法到达的。昆仑山的下面,环绕着一条深不可测的大河,名叫“弱水”。所以称弱水,据说是一片羽一毛一落在上面也会沉没,更不用说乘船或凫水了。昆仑山的外面,还有一座火焰山,烈火炎炎,昼夜不熄,无论什么东西碰到它都会被烧成灰烬。有了这两大险阻,到昆仑山去寻不死药的人虽然很多,可是从来没有人取得成功。

  羿靠着自己的神力,战胜了种种艰难险阻,终于飞腾着越过了弱水和火焰山,登上了昆仑山。据说这地方距地面有一万一千里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比今天的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出数百倍。若不是羿,谁也别想到这么高的地方。

  羿来到瑶池边的岩洞里,拜见西王母,向她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和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西王母对这位射日除害的英雄深表同情,决定满足他的请求,就命身边的青鸟把药葫芦叼来,对羿叮嘱说:“这药是我几经沧桑才炼成的,只剩这些了,你要带好,回去藏好。你们夫妻俩分着吃了都可以长生不死,倘若一个人吃了还可以升天成仙。愿你在人间多做些除暴安良的事。”

  羿谢过西王母,带上药葫芦,高高兴兴地飞腾起来,回到家中。

  羿的妻子嫦娥,是个外貌美丽而心胸狭隘的妇人。她跟着羿下到人间,本来是奉了天帝的命令,并非心甘情愿。不料由于羿射下9个太一陽一,不能重返天庭,使她受到连累。所以她时常对羿发牢一騷一:

  “都是因为你出风头,射死了天帝的9个太一陽一儿子,让我也跟着你倒霉!”

  羿听着,默不作声,心中很痛苦。

  其实,正是因为羿觉得妻子受了自己的连累,才冒着极大的危险去向西王母讨不死药的。

  羿向嫦娥讲述了求药的经过和西王母的叮嘱,把药葫芦一交一给她,准备选一个好日子一同服下去,夫妻俩就可以在人世间长生不老了,这虽然比不上天堂,可也总比地狱好得多。

  可是妻子嫦娥另有自己的打算。她心中暗想:我本是天上的神女,住在地上实在受委屈。既然一个人吃了不死药可以升天,我何不把丈夫那份也吃了?这也不算什么对不起他,谁叫他惹下大祸,让我也跟着受罪!

  在一个月色朗朗的夜晚,趁着丈夫不在家,嫦娥把葫芦里的不死药全部倒出来,一口吞进了肚里。这时,奇迹果然发生了:嫦娥忽然觉得身一子轻飘飘的,脚跟渐渐离开了地面,终于不由自主地飘出了窗口。外面是蓝色的夜空,天上悬着一轮圆圆的明月,被一些金色的小星围绕着。嫦娥乘着一习一习一的微风,一直向天上飘去,飘去……

  她要飘到哪儿去呢?她思考着:假如飘到天府,定会被天上的姐妹们耻笑,说她对丈夫不忠;况且一旦丈夫寻到天府来,也是件麻烦事。看来,只有先到月宫里暂避一下再说。想到这儿,她便一直朝月宫飞去了。

  哪知刚到月宫,气还没有喘定,嫦娥就觉得自己的身一子在发生变化:脊梁骨不住地往下缩,肚子和腰身却尽力往外膨一胀,嘴巴在变阔,眼睛在变圆,脖子和肩膀挤拢在一起,周身的皮肤长出一些铜钱大的疙瘩。她吃惊地大叫着,可是声音已经喑哑,她想狂奔求援,却只能蹲在地上迟迟跳跃。

  原来这个美貌的仙子,只因自私,一念之差,已经变成一个蟾蜍(癞蛤蟆)了。

  蟾蜍的形象是丑陋的。倒是后来的民间传说,对嫦娥采取了宽恕的态度,说她没有变成蟾蜍,变成了月中的女神,仍旧是美丽动人的仙子。

  只是月宫中太清冷了,除了一株桂树和一年到头在那里捣药的白兔以外,什么也没有。直到很久很久以后,才又添了一个“学仙有过”被罚在月宫里砍树的河西人吴刚。说来也怪,吴刚用斧头砍桂树,那伤口边砍边长上,所以桂树永远也砍不倒,一直砍到现在。

  想来,嫦娥在月宫里一定是很寂寞的,不知她是否有些后悔。

  那天晚上,羿从外面回来,发现妻子不见了,地上扔个空空的药葫芦,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的内心,又是愤怒,又是悲伤……

  《初学记》(类书名。唐·徐坚等辑)卷一引《淮南子》:“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即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癞蛤蟆),而为月一精一。”

  这是个著名的神话故事,嫦娥背着丈夫偷吃了不死药,升上月宫,变成了蟾蜍,这或许是对她自私的惩罚吧!然而善良的人民却说她没有变成蟾蜍,仍旧是漂亮的仙子,做了月中的女神。于是这神话便更加美丽动人和富于幻想一性一了。

  二、幼儿神话小故事:经典神话故事

  忠诚的猎狗

  古时候,有位猎人非常喜爱自己的猎狗。那只猎狗更是处处帮助自己的主人,它曾不止一次地把主人从死亡的危险中救出来。因此,猎人和猎狗的关系,比兄弟还亲密,比朋友还忠诚。

  可是,猎人的老婆却是个刁钻古怪的女人,她常常想出一些奇怪的主意来折磨自己的丈夫。有一次,她对丈夫说:“你每天都让我啃有骨头的野兽肉,我都快烦死了!从今天起,你要给我找些没有骨头的野兽肉来吃。”

  “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没有骨头的野兽,你叫我到哪里去找呀!”猎人万分为难地说。

  “我不管,我就是要吃,哪怕这种东西在天上,你也要上天给我找来!”女人火气非常大,比那燃烧着的火炉还要让人受不了。

  猎人只好去找猎狗帮忙。猎狗想了想说:“只有天上的天兽没有骨头。”“好极了,我就去射杀天兽。”猎人高兴地说。

  “不过,那家伙非常厉害,它有九个脑袋,一千只眼睛。”猎狗有些为难地告诉猎人。“可是,你是知道的,我的老婆比天兽还难对付。”猎人无可奈何地说。

  “那好!”猎狗十分体谅自己的主人,“只要你敢射,我就能把它从天上赶下来。”“敢射,敢射!”猎人蛮有把握地对猎狗说。

  于是,猎狗长长地叫了一声,纵身一跳,很快就消失在虚无缥缈的天空中了。猎人耐心地在地上等着,不久,云层上就传来了他的猎狗“汪汪”的叫声。接着,天空中出现了一头巨大的天兽。

  那头巨大的天兽张牙舞爪,朝猎人狠狠地扑了过来。它的九张嘴巴齐声吼叫,震聋了猎人的耳朵;天兽的一千只眼睛同时喷火,弄花了猎人的眼睛。他刚把箭搭在弓上,还没来得及射出去,再一看,天兽已转过身去,窜回到天空去了。

  猎人只好没精打采地回到家里,他把事情的前后告诉老婆,老婆不但没有原谅他,反而更加生气了。

  她指着猎人的鼻子破口大骂:“你这样的家伙一点本事也没有,故事编得再好也骗不了我。明天你要是再弄不到没有骨头的野兽,就给我乖乖地从这幢木楼中滚出去。”

  猎人被骂得没有了主意,只好又一次找猎狗来帮忙。猎狗叹了一口气说:“这回你要是射不死天兽,我就要被它吃掉了。”

  猎狗看到主人没有阻拦的意思,只好长长地叫了一声,又一次消隐在虚无缥缈的天空。不一会,猎狗又一次把天兽从云层上逼了下来。猎狗激昂地叫着,凶狠地咬着,使尽了全身的力气,总算把天兽赶到了猎人的面前。

  猎人一看,半点不敢怠慢,马上一箭射去,可惜,他一着急没有射中;接着又射出一箭,仍然没有射中。当猎人射出第三箭的时候,天兽发出一声怪叫,震塌了九座大山,猎人被震得站立不稳,一下子栽倒在地,昏了过去。

  当猎人苏醒过的时候天兽不见,猎狗也不见了。猎人爬起来,到处找遍了,也没有找到猎狗的半点影子。他只在一处非常非常远的地方,拾到了一只狗爪和几撮狗毛。

  猎人难过极了。从此,他每天只是像根木头一样坐在火塘边,手里捧着那几撮狗毛和那只狗爪子,一遍又一遍地呼喊:“我对不起你呀!心爱的猎狗,你快回来吧。快回来吧,心爱的猎狗。”

  一个月后,猎人已经奄奄一息了,忽然,他听到“汪汪”的狗叫声,这是自己的猎狗在骄傲,这声音他就是死了也不会听错的。可是他找遍了木楼的每个角落,但仍不见猎狗的影子,他伤心地喊道:“猎狗,我的朋友,你在哪里?我为什么找不到你啊!”

  这时候,猎狗讲话了,但是只听见声音,而看不到半点影子:“主人,你是看不见我的,我的肉体已被天兽吃掉了,只有灵魂逃回到你的身边!”

  猎人心中充满了无比的悔恨,放声大哭起来。

  “主人,再后悔也没有用了。”猎狗的声音又说:“我虽然没有身子,但灵魂还可以帮你打猎。你爬山的时候,我抓住滚落的石头;你过河的时候,我不让河水把你冲走;你打猎的时候,我给你指示野兽的踪迹。我会把猴子轰上果玛树,把野猪引到你的身边。”

  从此,猎狗成了猎人的保护神。

  三、幼儿神话小故事:著名神话故事

  禹在治水之前,先在会稽山上(今浙一江一绍兴)召集了一次天下群神的大会,共同商讨治水的方案。开会时,大家都到齐了,只有防风氏迟到,为了严明纪律,禹就把他处死了。

  这个防风氏,本是南方一个巨人族的首领,身高三丈有余。传说由于他的身一体特别高大,任何刽子手也休想用刀斧砍掉他的脑袋,禹便临时征调民夫筑起一道高高的塘坝。行刑的时候,让防风氏站在塘坝下面,刽子手站在塘坝上面,选派最有力气的人,使用最锋利的刀,才把防风氏的头颅砍下来。这段塘坝,后人便管它叫“刑塘”。防风氏被处死后,就葬在会稽山上。

  过了一两千年,到了春秋时代,吴王夫差率兵攻打越国,把越王勾践的几千人马包围在会稽山上。战争打得很激烈,连山都崩塌了。吴军从毁坏的山中掘出一根大骨头,要一辆大车才能装得下。既不像人的骨头,也不是兽的骨头,谁也不认识它是什么骨头。于是吴王叫人去请教博识的孔夫子,孔子说:这就是当年大禹治水时被禹处死的巨人防风氏的骨头。

  传说千百年后越国还保留着防风氏古庙,庙里的神像是用泥巴和木头雕塑的:那神长着龙的头,牛的耳朵,两道眉一毛一连成一线,下面只有一只眼睛。越国的人民,每年都要祭祀防风氏。祭祀时,要演奏防风氏古乐,吹起一种约三尺长的竹筒,发出呜呜的号叫一声,三个披头散发的人,应和着这悲哀的音乐,在神庙的大殿上跳起舞来。足见人们对这位神话传说中的巨人还是很怀念的。

  《国语·鲁语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既已杀之,又陈一尸一示众),”这表明,禹治水的态度是很坚决的。至于防风氏死后,越人为他修庙、祭祀这些传说,则表现了人们对这位巨人的敬畏。

  四、幼儿神话小故事:其它神话故事

  铁拐李行医收徒

  传说有一天,铁拐李变做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翁,到一个镇上行医施药。找他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因为他总是药到病除。人们于是都称他为白发神医。

  这件事一来二去传到了镇长的耳朵里。他是个很有心的人,心想这白发老翁肯定不是个凡人,于是,他准备了酒果等礼物,去拜见这位神秘而又医道高超的白发老人。白发老人见镇长带着礼物来了,倒也不客气,便收下礼物,请他到堂中相会。

  镇长只见眼前亭台楼阁,瑶草琼花,别有一番神仙境界。来到厅内,更是玉堂金室,幽廊曲径,使人目不暇接。老翁马上命人摆上美酒佳肴,与他开怀畅饮。

  镇长哪里见过这样的饮食,琼浆玉液,令人欢而不醉,海味山珍,使人饱而不腻。酒宴之后,老翁送他出来,悄声地对他说:“来此之事,只可你知,我知,不要对别人乱讲。”镇长一听,马上连连点头,唯唯答应。

  过了些日子,白发老翁来到镇长家里,对他说:“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本是仙人,以济世救人为己任,我在这儿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要回去了。楼下还剩下一些酒,你去命人把那酒拿上来,我今天在这里和你饮酒话别。至于何时能再见面,那就不好说了。”

  于是,镇长派手下人去下楼取酒坛子,可是,去了十几个人也没有搬动那个酒坛子。于是,老翁笑着走下楼去。来到酒坛前,只用一个手指头就把酒坛提到了楼上。那个酒坛看上去很小,好像装不下多少酒,可是两个人从早晨喝到中午,又从中午喝到晚上,一整天也没有喝光。

  席间,老翁问镇长:“你愿意跟我走吗?”镇长说:“我很想修道,就是担心家里人离不开。”老翁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折了一根青竹竿,比了比镇长的身高,让他拿回家挂在后院。

  第二天清早,家里人发现镇长在后院上吊死去了,于是赶紧料理后事,把他埋葬了。其实,镇长就站在那里,看家里人忙前忙后,可是别人谁也看不见他。

  然后,镇长跟随老翁走进深山密林之中。山中有一群猛虎,老翁就命他和那些老虎生活在一起。镇长也不害怕,白天在虎群中出出进进,夜晚就和老虎睡在一起。

  后来,老翁让镇长自己住在一间大房子里,上面用朽烂的绳索吊着一块万斤重的大石头,一会儿又进来几只猛虎,争着去咬那朽烂的绳索。可是,镇长面对危险,若无其事,安然不动。

  经过这样的种种考验,老翁最后对他说:“你是个可教之人。”

  从此,镇长跟着老翁安心修道。过了些日子,他有些想家了,老翁马上知道了他的心思,就交给他一根竹杖,对他说:“你骑上它,想到什么地方去就可以到什么地方去。到达后要把它投进湖中去。”老翁说着又给他画了一道符,对他说:“你拿上它,路上就可以驱鬼抑神了。”

  于是镇长骑上竹杖,转眼就到了家。他自以为离家不过十几天,其实已经十几年了。他遵照老翁的话,把竹杖投入湖中,竹杖入水后立即化作一条蛟龙,向远处游去了。

  从此以后,镇长就留在家乡,给人们医治百病,消灾解难。无论什么样的疑难杂症,他都能手到病除。

  他家乡的人们都知道他学到了真本领,无论有什么大事小情,都要向池来请教。他更是有求必应,为人们排忧解难。

  有一个年轻人看到他有功夫,便随他学道。九月初的一天,镇长突然对徒弟说:“九月九日这天,你家有大难。不过,这难依我之法可以避过。你赶紧回家,让家里人每人都缝一个小锦囊,在里面装上茱萸,系在胳膊上,然后离开家,登上高处,在那里喝菊花酒,就可以免去这场灾了。”

  到了九月九日这天,徒弟便按照镇长的嘱咐,率领全家人带上茱萸锦囊,登上他家后面的一座小山,在那里开怀畅饮菊花酒,他们从早晨一直喝到傍晚。

  晚上,他们到家推开门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只见家里的牛羊鸡狗一个没剩全都死光了。

  由此,人们便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登高佩茱萸、饮菊酒以避灾躲难。

  五、推荐阅读

  幼儿小故事推荐:365夜小故事,英语小故事大全,童谣三百首,古代小故事,国学启蒙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12-2025 肥城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3001042号-1鲁公网安备 37098302001085号
Top
81620538
81620538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