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 肥城网 > 故事百科 > 儿童故事 正文

5-6岁历史小故事推荐500字

作者: 时间:2022-05-19

  历史小故事是幼儿小故事网精选的婴幼儿睡前故事之一,历史小故事内容,历史小故事原文,历史小故事大全,历史小故事中文版,历史小故事文字版,及更多的历史小故事内容都在幼儿故事网。

【曹雪芹与风筝谱】

  曹雪芹有个邻居叫王景廉,是个旗人,行伍出身。一次骑马因马失前蹄,摔到水沟里断了腿,成了瘸子,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王景廉不能工作后,心里颇为烦躁,曹雪芹很同情他,就教他学写字和绘画,以此修身养性。

  曹雪芹为了写《红楼梦》,搬到西山去住后,两人仍有往来。有一年,王景廉的老父亲生病花了很多的钱,王景廉就到西山找曹雪芹借钱。曹雪芹生活也不富裕,想来想去找出一把镶了宝石的佩剑,换了些钱给他。王景廉拿着钱高高兴兴地往回走,曹雪芹送他时心里闷闷不乐,有些过意不去。他知道,王家一家老小靠这点钱,也仅够两稀一干就咸菜,勉强维持到领俸禄的日子。

  两人走出门来,曹雪芹听到隔壁篾匠家传出清脆的劈竹声,猛然眼睛一亮,连说:“有办法了,有办法了!”他叫住王景廉,说:“别走了,我教你一种谋生之路。”

  王景廉忙问是啥门路。

  “扎风筝。”曹雪芹兴奋地说。他告诉王景廉,扎风筝不仅能谋生,兴许还能过上小康的日子呢。于是曹雪芹向篾匠买了半根竹子,之后,又买了几张糊窗户用的纸,把王景廉留下来学扎风筝。

  曹雪芹从怎么劈竹条、怎么扎风筝架子到怎么安引线、怎么糊纸、绘画,手把手一一教起。当初王景廉为消磨时光向曹雪芹学写字和绘画,没想到现在倒派上了用场,虽然只能算二把刀,但对王景廉眼下的生计却大有好处。王景廉在曹雪芹家待了两天,学会了制作风筝的全套技术,之后便背着曹雪芹亲手扎绘的三只风筝:一只美人、一只蝴蝶、一只鹞鹰,以及已经扎好尚未裱糊绘画的风筝架子,一瘸一拐地回城里去了。

  在半路上,王景廉被一个识货的王府管家叫住,说愿出高价购买他的三只风筝。王景廉说:“卖当然是要卖的,不过不是现在,得等三五个月,等我把朋友曹雪芹绘制的风筝样子,学得七八成后才能出手。”王府管家非常大方,随手掏出一两银子作为订金,并说钱多钱少,以后再议。

  王景廉照猫画虎,按着曹雪芹绘制的风筝样式制作风筝,没想到在市场上很受欢迎,颇为畅销。这样一来,王家一下子解决了温饱问题。就在那年春节,王景廉雇了一头毛驴,把米、面、鹅、鸭、鱼、肉,驮了满满两大驮子,送到西山给曹雪芹过年。曹雪芹又画了几件风筝画谱供王景廉使用。

  以后逢年过节,王景廉都要雇毛驴给曹雪芹送吃的、穿的、用的东西,曹雪芹也挖空心思想方设法绘制新的风筝样式,供王景廉制作。

  几年之后,王景廉家生活就有了较大的改善,拆除原来破旧的房子,盖上了新的大瓦房,并请曹雪芹到家小住。曹雪芹在窗明几净的新房子里,翻看了几年来用大小纸张为王景廉绘制的风筝画稿,一时来了雅兴,便分门别类,统一大小,用宣纸重新彩绘,附以题诗,并加写序言,装订成册,命名为《南鹞北鸢考工志》。

  过了二三十年,王家后人因卖风筝发了家,购置田产,经营商业,此后就不再制作风筝了。一个姓金的王爷爱上了曹雪芹的《南鹞北鸢考工志》,常常借走欣赏。王家后人便来个顺水人情,将风筝谱赠送给王爷。金王爷没有白要,用两件皇上御赐的玉器作为回报。

  金王爷曾将《南鹞北鸢考工志》借给哈式风筝传人,也就是哈魁明的父亲参阅。哈家制作的风筝当时在北京已经自成一个流派,在绘画上浓墨重彩,富有装饰美,不同于更接近自然的曹雪芹画的风筝。

  因此,哈家只吸收了《考工志》的一些优点,采纳了自己未制作过的风筝样式,保留了哈式风筝的原有的流派特色。

【被厨子用菜刀砍死的荒唐帝王】

  或许前凉国主张祚到死也没整明白,自己怎么就沦落到如此不堪的地步,连给自己做饭的厨子徐黑,都敢把他当成砧板上的肉,而且是用那把平时切菜剁肉,鼓捣出各种宫廷玉食的玄铁菜刀,毫不留情地向他狂砍。历史有时就是这样凑巧,假如没有那次兵变,谁也不会去注意一个做菜的厨子,更不会想到一个厨子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徐黑,不过是前凉王宫内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大师傅(还不一定是主厨),然而就是这个幸运地在王宫内找到一份差事的蓝领,一个毫不起眼的厨子,菜刀一挥,给前凉宫廷这段原本血腥的历史又增添了几分蹊跷,也平添了些许幽默元素,当然,更多的还是留给了人们许多思考。

  皇帝的非正常死亡,本也不算什么新鲜事。在多国林立、帝王更替最为频繁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就更是稀松平常了。那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乱世,北方硝烟弥漫,几乎无日不战。战争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也时刻考验着人们生命的承受力。别说老百姓,就连帝王的生命也没有什么特别保障。在一次次突如其来的夺宫杀戮、政权更迭之中,好多皇帝甚至还没来得及感受那种王者之尊的荣耀,便稀里糊涂地见了阎王。而张祚被自己的厨子砍死,显得尤为可笑和窝囊。

  相对来说,在“五胡乱华”时,凉州一地,算是一个相对安宁的安全地带,“春风不度玉门关”说的便是这里,连春风都吹不到的地方,自然安静偏僻。然而自从五胡蜂拥入据中原后,这个地处西方,“常寒凉也”(凉州因此得名)的偏僻之所,却因割据政权的不断争夺而开始逐渐升温。自西晋末年,凉州刺史张轨趁机割据河西陇右,独霸凉州之后,这里先后建立了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等几个割据政权。其中最早的便是张氏所建的前凉,前凉和慕容氏最初建立的前燕一样,名义上奉晋室正朔,事实上却自有一套官阶制度,而且子孙世袭,并不受晋室限制,俨然一个独立的王国,用现在的话讲,很有些借壳上市的味道。前凉的继任者中,成公张茂一度归顺前赵,文公张骏也曾对西南的成汉称臣,但这些不过都是寻求自保的权宜之策,是为了能够偏安一隅,培植发展自己的势力。张祚篡位后,便自称凉王,“置百官,郊祀天地,用天子礼乐”(《通鉴》),一通忙乎之后,风风光光地做起了独立王国的皇帝。

  张祚为什么混到连厨子都想杀他的地步?只要看看他的行为做派就不难得知了。张祚是张骏的庶长子,与桓公张重华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张重华死后传位给年仅10岁的太子张曜灵,张祚便在张重华老妈的帮助下,废掉张曜灵篡位为王。张重华的老妈帮助张祚,是有原因的,这就不能不提及张祚那让人不敢恭维的生活作风了。后宫荒唐的皇帝,在十六国时期并不稀罕,匈奴汉赵的昭武帝刘聪,将近亲族人的两个女儿及四个孙女一同纳入宫中,使六刘之宠倾于后宫,这事够荒唐了吧!张祚比他还过,将张重华的母亲、老婆、女儿三辈照单全收,简直无耻到令人咋舌的地步。早在张重华为帝时,张祚便与张重华的母亲马氏有染,“烝重华母马氏”(《晋书》)。张重华死后,与张祚结拜的张重华宠臣赵长等人便上书马氏,称“时难未夷,宜立长君”(《晋书》),于是马氏便顺水推舟,废掉了张曜灵,成全了自己的老情人张祚。

  本来张祚就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大权在握之后,就更加不节制,淫暴无道,又“通重华妻裴氏”,非但和弟媳妇儿有一腿,就连自己异母的妹妹、侄女们也不放过,“自阁内媵妾及骏、重华未嫁子女,无不暴乱”(《晋书》),好家伙!没他不敢下手的。朝中上下无不瞠目,咸赋《墙茨》之诗。《墙茨》诗即为《诗经·墉风》中的《墙有茨》,说的是卫宣公的夫人宣姜和卫宣公的儿子公子顽私通(当然公子顽并非宣姜之子,否则就是乱伦了),国人厌恶,于是作诗讽刺她:“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茨就是蒺藜,多生种于墙角。中冓,是指宫中龌龊之事,中冓之言就像墙有茨,不可扫,墙上有蒺藜却不能扫,扫了就会伤及墙,极言其不可道也。虽说不可道,但人人心中有杆秤,这点从张祚末路时的最后疯狂中得到了应验。河州刺史张瓘和骁骑将军宋混的军队攻入姑臧(前凉都城,今甘肃武威)城时,祚“按剑殿上,叱左右力战”(《通鉴》),叫嚷着让护卫们上,结果咋呼半天,“左右莫肯为之斗者”(《通鉴》),没人听他的,谁也不替他卖命,你说这人缘混的。

  张祚被厨子徐黑砍死,此事在《晋书》中未作记载,只说被杀,《通鉴》上说其为兵人所杀。路卫兵又翻阅《魏书》,查到了张祚具体死于厨子徐黑之手的记载,也只是简单的一句话:“祚奔入,为厨士徐黑所杀。”当时不是没人替张祚卖命了吗?于是张祚慌不择路逃出宫殿,巧遇厨子徐黑,被徐黑一菜刀拿下。

  徐黑为什么要杀张祚,我们无从得知。按说徐黑只是伺候宫廷饮食的大师傅,和张祚应该不会有什么利害冲突,张祚再怎么胡来,王宫里再怎么乱,也碍不着厨子的事啊,你不还得做你的饭嘛。张祚是不是对徐黑的家人下过黑手,比如徐黑的女儿什么的,那只能是小说家之言了,正史并无此类记载。此事在路卫兵看来,一者,张祚肯定是人心背离了。张祚叱左右力战,而左右莫肯为之斗,即可见一斑,支持率已然降为零。张祚在位仅两年,便弄得“上下怨愤”(《通鉴》),从这一点,我们不难想象此公的做派是如何让大家不爽,不过,严重到连厨子都看不惯他,这不能不说是统治者最大的失败;再者,凡是王位不是名正言顺得来的人,心里一定发虚,总觉得别人会不服自己,常生猜忌之心。张祚即位之初,便“恶河州刺史张瓘之强”(《通鉴》),张瓘的强势让他很不舒服,于是百般刁难,让他去平叛,却又悄悄派兵袭击张瓘,背后捅人家一刀,这不是要置人于死地嘛,终于将张瓘逼反;最重要的一点,张祚没能节制自己手中的权力。“淫虐无道”(《通鉴》),便是其最张狂的表现。张祚自小也是“博学雄武,有政事之才”(《晋书》),而且“为人性倾巧,善承内外”(《晋书》),应该是一个有本事的人,结果一朝登天,便不再节制权力,为所欲为起来。最终落得个人头落地,“暴尸道左”(《通鉴》)的可悲下场。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12-2025 肥城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3001042号-1鲁公网安备 37098302001085号
Top
81620538
81620538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